所謂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后,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于電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以告知當地人們采取應急措施,減少傷亡。盡管地震預警已經在多個國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系統,但從整個行業看,地震預警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利用新技術,人們正在試圖不斷地優化地震預警的時間量和準確度。據 TechCrunch 的報道,一家名為 Early Warning Labs 的地震監測初創公司正在考慮運用云計算進行地震預警,這家初創公司目前正在與與美國政府合作開發一款 QuakeAlert 的地震預警系統,有望為美國加州地區提供 30 秒的地震預警。
EWL 的創始人 Josh Bashioum 解釋說,與一般預警系統連接地震監測硬件設備不同,QuakeAlert 直接通過智能手機連接到云端系統,云端會自動向智能手機發送警報。除此之外,系統還會自動連接到大型音樂會、醫院等公共場所,從而進行公共預警。
這對地處地震帶的加州無疑是個福音。據加州地質調查局數據,在過去 100 年里,加州共發生了 6 次 7.0 級以上的地震,而即便是小地震也每年造成數億美元的損失。
Bashioum 表示,盡管 30 秒看起來并不算長,但對于尋找躲避點拯救生命已經足夠長。另外,作為普及率最高、最貼近用戶的通知設備,智能手機顯然最適合作為傳遞地震預警信號的載體。
與 QuakeAlert 類似,加州政府和美國地質調查局曾與加州理工學院合作了一個名為 ShakeAlert 的項目,該項目的想法是利用加州綜合地震網絡(CISN)打造一個美國西海岸的預警系統,CISN 囊括了約 400 個地動傳感器替代老式檢測系統,從而發出地震警報。這意味著 ShakeAlert 需要硬件接入。
盡管 不依賴硬件,但作為獲取信息的入口,硬件的部署仍然是有意義的。 EWL 目前正在在開發一個物理監測和預警裝置,Bashioum 希望把它打造成像 Nest 的設備一樣。目前公司正在與政府合作將這些設備安裝在真實場景中。類似于不少天氣監測設備,這些地震監測硬件同樣可以由用戶或公眾機構眾包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地震預警的大網。
Bashioum 預計,硬件設備面向消費市場時預計售價 100 美元,而不依賴硬件的 QuakeAlert App 將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