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開始,每年11月1日的惠州,已逐漸成為眾多云計算、物聯網企業(機構)的一場“必趕的集會”。
從預警員足不出戶就可遠程監測大樓火警火情,到家人忘帶鑰匙在辦公室用手機就能幫忙開門,再到伸手便可開啟任何需要身份認證的“關卡”……連續三屆中國惠州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下稱“云博會”)的舉辦,不僅推動了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也將原本“云里霧里”的云計算技術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知道了這樣一種比喻:云計算就好比自來水,每個家庭并沒有自己的水庫,都通過水管來獲得相應的用水,水在這里就是一種應用,而自來水廠就相當于自家水應用的云計算提供商。雖然業界用了一個與IT不沾邊的“云”來表述,但我們只需明白它的精髓即可—云計算是一種服務模式,云就是某種應用的集中供給中心,比如存儲云、辦公云、數據庫云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靈活定制。
當下,云計算雖可謂“勢頭高漲”,不管是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還是服務提供商、內容提供商都紛紛“找門子”,與云計算“拉關系”。云計算似乎無所不能,也無處不在。然而,目前包括惠州在內的國內云計算發展,看似熱鬧非凡,真正落地的應用卻乏善可陳。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云計算技術日益成熟,惠州也成功舉辦了三屆展會,至今卻無一宗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案例。從市場反應來看,近兩年云計算一直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很多企業在試圖讓云計算落地生根,但卻始終不見進展。本月剛落幕的第三屆惠州云博會,3天時間里,披露的191宗合作項目和達成協議的201家代理(經銷)商均打上了“意向”的烙印,能否真正落地仍是個未知數。
那么,各大“云物”廠商在用鋪天蓋地的廣告進行“市場教育”之余,是不是應該從別的角度出發,解決一些更現實的問題?
其實,在我國,絕大多數的信息服務只能由行業單位、行業組織以及政府來提供,除了幾大運營商對“云”的實施,其他企業由于對數據整合、信息服務轉化的技術并不成熟,對資源的利用并不充分,市場前景受到很大限制。云計算應用落地必然是政府、運營商以及業內企業、行業組織共同推動的結果。
在當前階段,政府理應成為主導,既可通過特別的政策和規定促進云計算的發展,還可率先購買云計算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成為云平臺和云技術的采購商和云服務的使用方,從而切實推動云服務落地。
如此,云計算的落地策略應是“小步快跑”,先從小范圍做起,然后再大規模推廣到企業和居民。同時,運營商若能克服硬件基礎支撐平臺、云計算關鍵技術以及電信運營商云計算定位與業務模式這三大“落地”挑戰,實現云計算應用落地的成功突破,應可更快推動云計算產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