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混合云的眾多炒作,很多企業都表示他們正在使用模式正是公共云和私有云。那么,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混合云?
雖然很多企業組織都表示,他們擁有混合云,但是事實上,他們只是擁有各自獨立的公共云和私有云而已。這樣的應用模式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云計算的真正價值:編排、自助服務自動化以及通過在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間轉移工作負載實現按需增減資源的能力。
在新云計算時代的一片混沌中(這由于故意炒作和認知混淆而造成的),真正的混合云定義已喪失了它的意義。公共云和私有云都是構建在基于COTS的集群架構上的,這個架構遵循一個自動化編排的標準方法,它具有通過按需增減虛擬機實例來擴展和縮減工作負載的功能。但是,一些所謂的“私有云”配備了一些傳統的組件(例如主機等),雖然此舉實現了應用程序的靈活性,但它并未遵循COTS定義。當涉及混合云時,這就成為了一個顯著的問題。
真正混合云與公共云私有云簡單相加之間的區別在于跨多種類型云邊界的自動化編排。但是,如果私有云端是傳統的主機,那么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意味著混合云必須全部都是基于COTS的。
實現真正混合云的三大要素
一個混合云應當滿足三個關鍵標準:
1. 混合云應當具有跨公共-私有云邊界的共同編排以便于針對負載增減實現實例至公共云的無縫擴展。
2. 編排系統應當能夠輔助實現數據在不同云之間的遷移。
3. 編排應當允許客戶自由變更云服務商以便于獲得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
目前業界正好在實施著第一個標準。針對通用編配,業界有著一個廣泛的產品集,但是其發展過于迅猛還有一些余波有待撫平。
諸如IBM、戴爾以及惠普等主要系統廠商可滿足通用的編配需求。此外,主要的云供應商微軟Azure、Rackspace、VMware以及Red Hat都可滿足這一標準。諸如Egenera、Eucalyptus以及更多的這樣的初創公司推出的工具也可勝任這一任務。
但是,當我們審視后兩個標準時,我們開始發現市場中所謂的混合算與真正混合云之間的主要差別。例如VMware 和 Azure就為數據搭建了通往他們自己公共云的渠道。雖然這種方法提供了一個更為無縫的操作,但是用戶需要放棄他們的功能以便于享受更優惠的價格,并失去了隨每日利率下降而節省的機會。
此外,擁有數據管理策略是實施健全混合云的關鍵。但是,數據管理仍然是需要進一步得到關注的一個弱點。美國的廣域網鏈路數據傳輸速度是比較慢的,這就限制了用戶傳輸大量數據的能力。例如,一個能夠擴展至公共云的彈性應用程序需要訪問3TB的數據以便于正常運行,但是按需傳輸3TB的數據將是一個時間和成本的大殺手。我們需要一種在公共云中使數據可用的方法,以及一種把數據更新同步到內部實例的方法。
那么,哪家供應商能夠滿足你對于混合云所必備的要求呢?戴爾公司表示,公司當前的產品都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的,而Red Hat公司正在制定一個與供應商無關的服務發展路線圖。其余的多家廠商對于私有云支持都是有所保留的,但卻接近類似更廣泛的連接性。由于VMware 和 Azure都希望銷售他們自己的服務,所以他們對于擴展連接性并不太盡心,然而VMware在打開局面方面干的不錯。隨著EMC推出存儲陣列,受制于供應商的想法正在成為過去的事情。
混合云用例
從歸檔到提高負載,業內有著很多混合云的實際用例,其中很多用例的數據必須被保存在企業內部。雖然實施混合云會讓思考過程復雜化,不同的意見進一步強調了對靈活工具和較好策略的需求。
超越普通混合云,我們進入了軟件即服務(SaaS)世界。所用即所付模式正在改變基礎設施的面貌,而云中大數據服務的出現正在導致在用戶自有云以外的不同云計算中駐留更多的端到端服務。處理簡單公共云和私有云將進一步凸顯數據管理問題,以及要求開發快速連接應用程序的集成工具。我們期待混合云將有一次快速的發展,并在混合云管理中出現大量的競爭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