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23日上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以1500億元身家成功登頂中國首富。
成千上萬個敗家娘們兒成就了今天的馬云,也讓阿里巴巴這個企業受世界矚目。但是也有一些牛掰企業,宣稱誓死不上市,這又是為哪般?
華為任正非:活下來好過當第一
“不要總想著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搶登山頭,不要有賭博心理,喜馬拉雅山頂寒冷的很,不容易活下來,華為的最低和最高戰略都是如何活下來,你活的比別人長久,你就是成功者。“任正非在《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里這樣說。
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對員工本人也不見得是好事,華為會因此而增長緩慢,乃至于隊伍渙散。任正非這樣解釋為什么不主張上市。
幾年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 羅奇率領一個機構投資團隊訪問華為總部,任正非沒出面會見,只派了負責研發的常務副總裁費敏接待。事后,羅奇有些失望地說:“他拒絕的可是一個3萬億美元的團隊。”
任正非對此事的回應是:“他羅奇又不是客戶,我為什么要見他?如果是客戶的話,最小的我都會見。他帶來機構投資者跟我有什么關系呀?我是賣設備的,就要找到買設備的人……”
曾有英國教授提到華為時評價道:華為不過是走在世界上一些曾經輝煌過的公司走過的路上。這些公司在達到頂峰之前也是客戶導向的,也是不停奮斗的,但達到頂峰后它們開始變得故步自封,聽不進客戶的意見了,于是就衰落了。
任正非清楚的知道華為目前的處境。華為真正需要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資本,唯有客戶才是華為持續走向成功的根本。華為能夠存活20多年,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遠離資本力量的誘惑與控制。資本市場能夠快速催肥一個企業和一批創業家,但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摧毀它和他們的“虛幻成功”。
老干媽陶華碧:跟我說上市,免談!
老干媽陶華碧說,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
她教育兒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經商。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
陶華碧認為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專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憑自己真本事做些事情,這樣活得才有意義。自己打下一片天,我覺得才是真本事,才有意義。”
國家商標局一位局長,有一年來老干媽這里,鼓動陶華碧上市控股。陶華碧堅決回應老干媽不控股、不參股、不上市、不貸款這四條原則。隨即拿出賬本讓商標局的局長隨便查。
陶華碧一個人撐起一個名族名牌,自信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業,固執地堅決不上市。
娃哈哈宗慶后:堅持小步快跑不上市
“人家說我們比較傻,不會用銀行的錢。我想還是穩定點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們堅決不做心里沒底的事。”
宗慶后幾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論,這是娃哈哈擴張過程中規避風險的不二法門。他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會上市。
娃哈哈為何至今沒有上市是因為股東數量的問題。宗慶后透露,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根據國家法律規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個,而且是要追溯到自然人。
比如娃哈哈15000個股東,組建一家公司參股娃哈哈,還是要按照15000名股東計算,這是中國證監會核準企業上市的一條紅線,很多家企業都被卡在這條紅線外。“全部整合上市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宗慶后透露這是娃哈哈目前上市最大的障礙。
“上市企業造假多的去了”,宗慶后覺得目前娃哈哈雖然沒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遠高于一些上市企業。
立白副總裁徐曉東:我名利都不缺為何上市
立白集團副總裁許曉東此前曾坦言:“上市的目的一般來說有兩個,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資。而這兩點我們暫時都不需要。
2013年,立白去漬霸贊助《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在終端渠道其銷量成倍增長;今年,去漬霸加大了對《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贊助額。2013年年底,立白集團發力,以2.35億元拿下《我是歌手》的冠名權。這兩個節目的冠名讓立白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
至于資金,徐曉東說立白是業內第一家款到發貨、打破行業三角債的企業,所以資金很順暢。”
立白總裁陳凱旋說:”我的原則是不炒股,不進入房地產。實實在在地做品牌,雖然很艱難,但還是要堅持到底。盡管立白一直在做上市的準備,但上市之事則是順其自然就好。上市融資固然好,但不是“一上就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
方太茅忠群:上市和做高端有矛盾
“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這是茅忠群的“三不原則”。在崇尚速度與金錢的中國企業界,這絕對另類。
茅忠群說:“有些上市企業走進了單純追求利潤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會被股東施加壓力,首要任務變成了一味追求利潤規模,這與方太做高端品牌的夢想會有沖突。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應該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不是用規模利潤來決定的。”
有同行說,方太做得如此累,也沒看出多賺了多少錢,規模也不大。而近兩年來方太不引入風險投資資本,不上市更是讓他被認為保守。但他就是理想地信奉:不做500強,要做500年。
“不上市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因為上市公司會受很多的影響,股價漲跌,業績公布,投資方對你指手畫腳,例如每個季度都要交報表,可能到時為了銷售的利潤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上市和不上市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茅忠群說。
順豐也缺錢,但順豐不上市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后,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業,是想讓企業長期地發展,讓一批人得到有尊嚴的生活。上市的話,環境將不一樣了,你要為股民負責,你要保證股票不斷上漲,利潤將成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這樣,企業將變得很浮躁,和當今社會一樣的浮躁。”
“成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在國內快遞行業面臨著國際上四大快遞巨頭的競爭,一旦上市的話,就要信息披露,企業就要變得透明,這樣將不利于我們制定戰略性的計劃,作為一家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更加有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商業秘密。
順豐王衛說,在短期內順豐不可能上市,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
上市能為企業帶來充量的資金和名氣,然而并未這條路都走得很順,不讓企業被股東操控,踏實做企業,將自己的企業經營成一個優秀的老品牌,在這些企業看來,做五百年遠遠好過成為五百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