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電話、照明、家具、大屏幕以及房間的其他物體都與互聯網相連,房間內的所有智能設備都會相互通知,你身邊的每一件東西都會自行與電腦數據庫連接,并彼此交流。”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頗具傳奇色彩的IT領袖凱文凱利在他的著作《失控》中對于互聯網未來的構想。僅僅過去不到20年,這些構想中的許多場景都變成了現實。而實現這些夢想的途徑多是一種被稱為“云”的技術。
騰訊云計算公司總裁陳磊是云技術的開拓者之一,見證了云技術的發展過程。在過去的幾年,他和他所領導的騰訊云團隊一直在為云技術的普及而努力。20年前互聯網根本不為大眾所知,而今天互聯網則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變得無處不在。
陳磊認為,互聯網+時代儼然已成為社會趨勢,各行業紛紛在與互聯網進行連接,而享受便利的信息服務與通信服務的同時,全方位的滲透和應用也對用戶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云技術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優勢。
“微信和QQ的成功并非偶然。”陳磊認為微信和QQ之所以取得成功與互聯網化的進程不無關系,核心因素卻是在于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這一點與馬化騰在第四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上發表的言論不謀而合。陳磊表示,微信在應用方面做了很多的容錯,利用云技術實現系統間的快速遷移,縮短用戶等待的時間,而QQ的成功則歸功于堅持不掉線的運營思路。微信和QQ成功的背后,是騰訊云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對于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
動態運營、云中成長、有損服務是陳磊從多年的騰訊業務中總結出來的云技術產品策略,也被廣泛運用于騰訊旗下的多款產品,更成為騰訊的產品文化,他將這一策略稱為“海量之道”。陳磊主張通過三方面來提升云服務的IT價值:在動態運營方面,以產品特色為中心,認真對待產品的每一個版本,關注反饋并持續改進;云中成長方面,將輕量業務快速剝離處理,重量業務則快速沉淀輕量化后處理,通過分Set部署處理和提供高容錯、容災能力并具備可擴容能力的彈性解決方案,降低成本提升IT生產力;在有損服務方面,在高峰期合理降級服務體系,跳過非關鍵步驟,保障已接入用戶的服務體驗,優化并保證可用性,以保證數據井噴的訪問狀態下系統不宕機。
嘀嘀與快的爭奪打車軟件市場時,覆蓋城市從32個增長到178個,用戶數從之前的2200萬狂增到1億。這樣龐大的用戶群令嘀嘀在多并發處理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高峰期訂單會被積壓,司機搶不到單。2月18號,騰訊云團隊入駐嘀嘀打車,四天后,嘀嘀把所有系統搬遷到騰訊云,狀況開始好轉。陳磊表示,“我們做的事情就是遷移到現成的云服務,因為現成的云服務是在騰訊產品里面驗證過可以撐得住海量的,我們用騰訊多年積累的經驗和領先技術為嘀嘀打車脫胎換骨。”騰訊多年沉淀的云服務技術保證了嘀嘀快車的網絡穩定性,并且騰訊云針對短時間內高峰期產生的數據量及超高并發,進行了有損服務的處理,呼叫量大幅提升的同時,用戶體驗也得到了保障,這也成為許多出租車司機持續選用嘀嘀的原因。
騰訊的DNF在使用騰訊云服務之后,服務器擴容能力從1000臺/月提升到1000個/小時,同時,服務器的故障率下降66%,故障遷移時間從20分鐘降到5分鐘,IP切換從10分鐘下降到1分鐘之內。正是這樣行之有效的改變,促使騰訊內部約70%的游戲產品選用了騰訊云服務,DNF、炫舞、飛車、三國、華夏、大明龍權,以及很多熱門手游都成為騰訊云服務的受益者,DNF的日收入曾經過億。
“技術可以改變行業。海量之道的最大價值在于降低成本并提升生產力,用技術形成競爭優勢。”陳磊認為,IT低成本是互聯網時代最為明顯的特點。此前有媒體報道,騰訊公司欲打造一家網絡化、無人工的民營網絡銀行,并在4月份取得了銀監會的批文。騰訊云的介入令這家還未營業就備受關注的前海銀行的IT成本大幅降低,每賬戶IT成本僅一元,而銀行業普遍的IT成本都保持在20-30元,小銀行的每賬戶IT成本更是突破百元。
不斷降低服務成本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打造“永不掉線”的云服務,是騰訊云恒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