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IOE”概念最早在2012由工信部提出,主張國家安全高于一切。近日“去IOE”因阿里云的破殼再次回歸大眾視野,獨一家企業對壘國外巨頭的現狀給沸騰的業內潑了盆冰水。中國云必將面臨來自國外巨頭的技術挑戰,那么現階段中國云崛起是否該“去IOE”?
一、IOE壟斷與企業負擔
2012年國內企業華為、中興在美國開拓市場遭不公平待遇,美國以威脅信息安全為由將其拒之門外。這期間,工信部在就信息化問題調研中發現,來自國內的壓力不亞于國外,金融、能源、電信等領域幾乎被IOE壟斷。
“IOE”是“IBM、Oracle、EMC”的簡稱。IBM是硬件以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Oracle是數據庫軟件提供商,EMC是存儲設備提供商,三者構成一個從軟件到硬件完整企業數據庫系統,核心技術更是要求其IT系統及設備做到自主可控。這種技術理念造就了“IOE”在金融、能源和電信領域的絕對優勢。據不完全統計,IBM大型服務器市場占有率高達70%。基于“IOE”的壟斷地位,整套系統維護費用非常昂貴,僅Oracle系統三年的銷售價格就高達8位數,“每年高達20%的返修率”和“每年業務波谷期70%的閑置率”也必須由企業埋單。
二、現階段去IOE為時過早
云計算的發展讓“IOE”顯出疲態。“IOE”的系統并不適合云服務的橫向發展,即多在多個數據庫同時運行,而這恰恰是云服務應用的最大優勢。
阿里云的破殼而出業內看到了“去IOE”的曙光。阿里云的雛形以廉價的PC服務器代替IBM小型機,以基于開源的自主研發數據庫代替Oracle數據庫,不使用高端存儲設備去除EMC。河北電視臺資深記者、制片人趙健毅在文章《中國式去IOE:以阿里云去IOE》中借阿里巴巴副總裁、去IOE負責人劉振飛之口表達出“阿里實現了真正的云計算”的喜悅,小編不否認阿里云的技術成熟,但業內不能鼓吹“阿里巴巴萬能”,這是對新銳技術的“捧殺”。中國嫩芽一般的自研軟件和硬件如何提供技術支撐?中國云企業沒有第二家與阿里并肩,阿里云孤軍殺入全球核心技術戰場只會招致技術打壓和技術封鎖。
在中國云企業積蓄足夠力量前,閉環市場閉環突然斷裂只會釀成波及整個市場的災難,貿然去IOE對中國市場帶來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三、客觀看待“去IOE趨勢”和“中國科技實力”
我們不能否認IOE曾拉動中國互聯網技術進步這一事實。雖然嫩芽階段的中國云無法承受市場需求的灼烤,但中國云發展態勢良好,自主研發技術正逐步走向正規,業界也呼吁更多企業和技術精英參與進來。
去“IOE”是中國云技術自強的代名詞,標志著中國云刮骨的決心。勾踐臥薪嘗膽20年,我們已盼得阿里云。業界燒熱了赤鐵之心此時應該冷靜看待中國科技實力,不應在現階段讓阿里云獨自沖鋒陷陣,這也是對中國云的保護。十年一個時代,互聯網商圈的風瞬息萬變。我們等下一個十年,等整個中國物聯網產業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