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相對于私有云來說,有著更高的進入門檻,但同時擁有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從這幾年中國的云計算發展來看,公有云的服務已經有了一些能夠看得見的成果,這其中互聯網企業貢獻了許多力量,同時傳統行業的轉型也促進了這一領域的進展。強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國內外的云計算企業,形形色色的云供應商也讓國內的云計算市場顯得有些混亂。但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我們并沒有國外成熟的云環境,所以這場游戲應該怎么玩,還需要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共同探索加速環境的形成。
云計算市場的“外來和尚”
國內潛力巨大的云市場,加之尚未開墾的狀態,讓那些在國外有著成熟經驗的云計算廠商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其中以微軟進入中國市場開始。由于國內市場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國外廠商在國內的發展會產生一些水土不服,因此微軟借由世紀互聯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也成為了當前很多國外廠商進軍中國的發展模式。
微軟將Windows Azure定位為“在云上運行微軟應用的最佳場所”,算得上是世界級云計算服務平臺的先驅之一。在中國公有云市場,微軟也是相當自信。要知道,微軟最近一兩年為其云服務增加了許多新功能,來豐滿自己的Windows Azure產品,使其能夠有更廣泛的市場空間。如Windows Azure的虛擬機增強功能加入了分布式緩存系統預覽(允許用戶使用應用或虛擬機緩存可視化,以提升擴展性和性能)以及基于計劃的自動擴展功能,而在去年 3月份發布的HDInsights遺傳算法,則讓Windows Azure的商業智能功能與亞馬遜AWS的彈性Map Reduce(EMR)和谷歌的BigQuery展開競爭。
在微軟宣布Azure在中國正式商用之后,亞馬遜也于去年底來到中國。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AWS中國與北京市政府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共同宣布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打造北京-寧夏前“店”后“廠”的創新云計算發展模式,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AWS中國執行董事容永康也表示:“我們將投資于寧夏,建立本地化的團隊,幫助更多的中國客戶創新發展,通過使用AWS云計算服務,擺脫無差異性的IT管理工作。”從目前獲得的消息來看,并沒有透露過多AWS在中國的發展策略,但是性價比我相信會是亞馬遜在國內發展的殺手锏。
相比于前兩者,IBM的云服務則代表了一票IT廠商,IBM自拋售x86服務器業務專注云計算以來,對于云計算的期望也是信心滿滿,這其中 SoftLayer成為了IBM云計算業務的核心,而IBM的云也更加針對于企業級。在去年,IBM的中國公有云策略也逐漸浮出水面,IBM與首都在線簽署了公有云的長期戰略合作,而對于定位于大型企業用戶的SCE+,IBM也與世紀互聯達成合作,將SCE+正式引入中國。SCE+未來的著力點更加側重 IaaS,聚焦于大型企業在云端管理更加復雜、更關鍵性的工作負載和應用。按照IBM的說法,其在中國的公有云市場發展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 Enterprise+Softlayer的門店服務提供模式;第二建立具有當地特色的云服務系統,交由當地服務商運營;第三個方向就是與首都在線的合作模式,即雙方共同建立“合資工廠”,共同運營。
國內公有云市場的“地頭蛇”
在云計算領域,地利的因素對云計算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國內這樣環境之下,就更是如此。所以這給了國內云計算廠商很大的便利。國內已經有不少本土廠商積極提供公有云服務。例如曙光提出的“城市云”。浪潮的“云海”戰略聚焦“行業云”,建立包括政務云、工商云、衛生云、藥監云、食品安全云等跨越10多個行業的云應用,并已經與全國25個城市和行業簽訂了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阿里云在2011年7月宣布,以自主開發的飛天開放平臺為基礎,正式對外提供
云計算服務以來,其目標要打造互聯網數據分享的第一平臺,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先進的云計算服務公司,目前顯然已經是國內走的最遠的云服務供應商。而在2013年初,百度也正式開放應用引擎BAE,面向所有開發者推出公有網絡應用開發和部署平臺。
從目前國內公有云市場的現狀來看,國外廠商力圖用本土化策略,積極與合作伙伴創建生態圈來打開市場突破口,它們在基礎設施和技術領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中國本土的公有云服務早已不是剛剛起步,中國的云計算用戶多少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與習慣。國外云服務產品能否在中國市場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具層次性與多樣性的服務,將確定它們是否能在中國市場盡快扎根,并借助自己品牌與產品實力迅速拓展市場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