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美國2010年2.5萬億美元的醫療費用中,至少包括7000億的無效開銷,這正是大數據未來發揮作用的主要領域。
當前,醫療行業除了專用的兩種系統HIS和CIS之外,缺乏完整的服務體系。近幾年,一些醫院已經開始著手實現,但是由于負擔重,很難有實質性的改變。現實的情況是醫療信息化建設正面臨一系列困境,如信息孤島現象嚴重、資源利用率低、醫院管理者很難全面掌控醫院業務;區域信息系統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存在機構眾多、業務差異性大、醫療管理難度大等難題。
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IT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結合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種情況,可以預見,醫療的各個細分領域,從診斷、監護、治療、到給藥都將全面開啟一個智能化的時代,醫療改革之智慧時代因高科技的發展而悄然來臨!
醫療信息化是衛生部門未來將推進的七大體系之一。據了解,未來包括大型綜合醫院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建立全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區域性醫療信息化平臺三項工作,資金規模將達611億元。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中也強調,要大力推進醫療衛生技術基礎能力建設。
作為全國政協的老委員,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委員提出“數字衛生”概念已有五年,她的提案都與衛生信息化相關,引起了衛生行政部門的關注。李蘭娟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衛生也在與時俱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更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數字衛生領域也可以引入“云計算”。
她認為,云計算使信息不再局限于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而是在互聯網平臺上,無論是醫療機構、學科專家、醫院的醫生以及管理人員,還是看病就醫的個人,都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來進行信息互聯。
目前,浙江省作為國內第一個國家數字衛生關鍵技術和區域應用的示范省,為全國的數字衛生樹立了典范。“現在,無紙化就醫已經在浙大附一院得到了普及,看病不再需要開單子,X光片也是電子化的,不但減少了差錯,更減少了患者的奔波。而引入云計算的技術以后,這個電子化的平臺將更加開放。”李蘭娟說,“患者不但可以通過手機掛號,還可以自己建立醫療檔案,通過訪問云客戶端,無論在哪里就醫,都可以提供自己的就醫記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不僅如此,云計算還為數字衛生本地存儲所帶來的不便提供了解決方案。“比如醫療專家在異地組織會診時,只需登錄互聯網,即可查看到所在醫療機構的資料和信息。”李蘭娟說,“這不僅有利于醫療信息的共享,還可為科學研究提供參考數據,從根本上解決醫院內部、醫院之間、各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各地區之間的信息互通問題,對提高醫療水平也有現實的意義。”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腸道微生態變化規律,闡明了腸道微生態變化與重型肝炎發生、發展的關系,豐富了重型肝炎發病機制的理論;提出B/E值為腸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標,為腸道微生態基礎和應用研究提供了客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