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公有云進入多元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一三

2014-03-20 09:03:05

摘自:網絡世界

201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起步的第五年,公有云服務市場突破的關鍵之年。

險灘急流之后,公有云服務市場的開拓者們終于看到了一片豐饒之海。

201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起步的第五年,公有云服務市場突破的關鍵之年。

在這一年里,全球兩大公有云服務相繼進駐,同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公有云服務平臺也陸續投入商用。在中國這一政策法規叢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遭遇諸多國情問題的市場,這樣的繁榮局面來之不易。一連串沖破羈絆的行動之后,中國公有云市場開始向開放、多元化的全面競爭時代過渡。

在中國IT產業向云轉型的歷程中,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關口,同時也很可能會是區分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分界點。這一年的6月6日,微軟和世紀互聯聯合運營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務,正式面向中國用戶開放公眾預覽。半年之后的12月18日,長期領跑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的亞馬遜Web服務(Amazon Web Service,以下簡稱為亞馬遜AWS)宣布,將在2014年年初面向中國用戶開放有限預覽。

全球性服務商的加入仍不足以擎起公有云市場的多元競爭格局。同樣是在2013年,中國電信天翼云、中國聯通沃云分別啟動商用和外部公測,先期起步的中國移動云(大云)也低調上線。電信運營商們已經把向云服務商轉型的決心化作實際的行動。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新銳力量的崛起。由三位中國本土的技術極客創立的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服務脫穎而出,憑借獨特的技術和極具親和力的服務,獲得眾多企業和開發者的認可,順利獲得A、B兩輪共2200萬美元的融資。另一稍早創立的本土公有云服務UCloud也在2013年的11月獲得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有人進入,也有人離開。作為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早期實踐的雙引擎之一,盛大云在過去的一年完成了戰略上的“收縮”,抑或“撤退”。在遭遇到基礎設施部署、服務運維、客戶流失等一系列問題后,這家曾經沖在市場最前線的公有云服務商,因盛大集團整體戰略的調整而淡出,轉向與集團內資源協作發展視頻托管等業務,面向公眾的公有云服務業務陷于停滯。而在相對意義上“撤退”的公有云服務商也并非只有盛大云一家。據業內人士透露,另一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公有云服務也因為所屬集團戰略更迭、人才流失等問題而前景堪憂。

從整體的市場發展情況看,尤其是對比私有云[注]市場,中國的公有云市場仍然處在不夠成熟、且具有較高不確定性的發展階段。這一狀態還可能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在服務商構成方面,卻已經呈現出異常繁榮的市場發展格局。包括大型互聯網企業、IDC(互聯網數據中心)、電信運營商、大型跨國企業、新創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經深度參與其中。同時,在產業扶持、行業監管等政策性層面也已經出現了行業傾斜、包容性增加的相關跡象。經過市場參與者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國公有云服務真正進入了全面競爭時代。

群雄逐鹿不確定年代

在這樣的年代,成功與失敗,機遇與挑戰,甚至到來與離開,都會顯得如此的突如其來。

相比于全球公有云[注]服務市場中亞馬遜AWS一騎絕塵,其他供應商纏斗角力的格局不同,中國的公有云服務市場在發展的五年時間內一直未能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來自多方面,除去新生市場自身的多變性外,國家政策、互聯網服務監管、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服務能力均涉及其中。而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不確定”或許將會是長期伴隨中國公有云市場發展的重要特征。

剛剛過去的2013年,一大波“新勢力”涌入。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供應商外,華為云正式商用,世紀互聯、光環新網、網宿科技、首都在線等IDC供應商通過與國際化廠商合作的方式進入公有云市場。其他的IDC服務商,包括華云、藍汛等也在加快轉型進程,推出云主機、云存儲、云CDN等服務。互聯網公司方面,除先期進入的阿里云、新浪SAE(SinaAppEngine)等,百度、京東、騰訊、金山、美團等企業也陸續推出了公有云服務。

如此龐大的供應商陣營瞄準的是這個不確定年代中最重要的確定性因素,即極具誘惑力的市場前景。據研究機構Gartner在2013年2月公布的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到2016年,大中華地區公有云服務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31.3%,市場規模50億美元。這份報告特別指出,公有云服務市場的動態表現在全球各個地區市場呈現出較大的差異。亞太地區、拉丁美洲、東歐、中東和北非等新興市場表現出了較高的增長率,但是整體市場偏小。但中國市場是一個例外,這會是一個龐大且快速增長的市場。

另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公有云服務市場有望連續保持高增長的發展態勢。其中,2012年市場增長率高達73%,遠遠高于國際市場25%的增長率,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人民幣。2013年,市場規模約為47.6億元人民幣,增速較2012年有所放緩,但仍達到了36%。

為了在這個“看上去很美”的市場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公有云服務商們在2014年將展開新一輪的競技。他們正試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差異化市場中確立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同時為產業水平的整體提升貢獻力量。無論是大型跨國企業、互聯網公司、IDC、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廠商,或是新創企業,在這一年都面臨著屬于自己的挑戰。接下來,我們嘗試從大型跨國企業、數據中心廠商和新創企業的角度,聆聽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前進的脈搏。

全球性公有云[注]行進中國

2013年,外資企業正式進入中國的公有云市場。截至2014年3月中旬,微軟和世紀互聯聯合運營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務已經開放公眾預覽9個多月,但仍未發布正式版本,相關服務價格也久未公布。亞馬遜AWS開放中國地區有限預覽申請3個多月,但有限預覽服務仍未正式上線。

與全球性公有云服務宣布入華時瞬間所掀動的市場緊張氣氛相比,其在中國市場的實質性進展仍顯遲緩。值得肯定的是,無論是微軟還是亞馬遜,在過去的一年里都為適應中國市場做出了諸多努力。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總經理、微軟大中華區首席云計算戰略官謝恩偉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與世紀互聯的緊密協作,Windows Azure走出了一段相當扎實的入華旅程。“在2013年,Windows Azure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進一步完善,同時在實際接觸到中國客戶后,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市場所蘊含的巨大能量。”謝恩偉說。

進入2014年,Windows Azure的市場舉措有所加快。3月10日,微軟與河南鄭州的云和軟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者成為Windows Azure在華的首家“區域性合作伙伴”。3月18日,光明網宣布成為Windows Azure在中國的首家媒體云合作伙伴,光明網旗下的“在線培訓”和“英語頻道”已經運行在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臺。另據本文發稿前收到的最新消息顯示,3月下旬,Windows Azure在中國市場或有重要進展對外公布。

亞馬遜AWS方面,計劃于2014年年初開始有限預覽的中國區域服務將是亞馬遜AWS在亞太地區的第四個區域,同時也是其全球范圍內的第十個區域。與Windows Azure有所區別的是,亞馬遜AWS入華選擇的是多合作伙伴策略,兩家持有ISP牌照的本地IDC服務商光環新網和網宿科技成為其合作伙伴。

雖然亞馬遜AWS目前仍未有新動作,但綜合各方面的信息看,其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運維方面的準備均超出了外界預期。亞馬遜AWS的中國區域服務將采用獨立的賬號系統,同時中國區域與其他區域隔離。據亞馬遜AWS首席云技術顧問方國偉介紹,在亞馬遜AWS的全球區域布局中,已經形成了“8+1+1”的架構。即8個通用區域,1個服務美國政府的獨立區域,以及1個同樣隔離的中國區域。對于中國服務區域開通所要面臨的挑戰,亞馬遜AWS已經有所準備,也具備了相關的經驗。此前其在亞太地區的澳大利亞區域服務的開通,同樣經歷了適應當地法律法規、市場監管等要求的過程。

鑒于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受政策影響,入華進程漸行漸遠,IBM的SoftLayer有望成為下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性公有云服務。2013年12月,IBM已經宣布與世紀互聯在高價值托管私有云[注]服務方面展開合作,將其面向高端企業客戶的IaaS[注]服務——SCE+(SmartCloud Enterprise+)引入中國。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IBM提供物理基礎設施資源池POD(Point Of Delivery)和服務,世紀互聯將在其位于北京的數據中心內托管該POD設施。

伴隨著IBM SCE+在華落地,有跡象表明,IBM SoftLayer公有云服務也有望于在短期內取得入華的實質性進展。在2013年9月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oftLayer后,IBM承諾再額外投資12億美元擴建云計算基礎設施,使SoftLayer系統覆蓋未來IBM分布于全球的40個數據中心。IBM計劃新建的15個數據中心將位于中國內地、中國香港、華盛頓特區、倫敦、日本、印度和加拿大、墨西哥城和達拉斯。此外,IBM還計劃2015年在中東和非洲建設數據中心。如此宏大的數據中心全球布局,看來藍色巨人是打算和亞馬遜AWS好好地掰一掰手腕了。

整體看來,長期困擾全球性公有云服務進入中國市場的屏障基本上已經消失,除滿足政策監管的要求外,數據主權、數據安全等問題也得以有效解決。國際知名公有云服務的到來,無疑將實際提升中國公有云服務的成熟度和服務質量,同時也會透過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帶動一部分客戶“向云遷移”的實際需求。

不過,在政策管制并未完全瓦解,且利好消息基本出盡的情況下,全球性公有云服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仍面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認為,全球性公有云服務在進入中國后的較長時期內,可能主要服務于大型企業,交付企業定制服務。而這樣的局限性對中小企業市場的增量貢獻相對有限,仍然難以在短期內推動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迫近爆發的臨界點。

數據中心廠商來了!

在中國的公有云[注]服務商陣營中,數據中心廠商看上去是一個有些另類的群體。他們不直接掌握支撐分布式計算的核心資源,欠缺基礎設施運維的經驗,軟件研發能力也相對薄弱。不過,對于真正想要在一個擁有廣闊前景的市場中展現自我的參與者而言,這些都不是無法彌補的短板。更加重要的是,公有云服務市場中有巨大的過渡或衍生市場尚待挖掘。

2013年1月1日投入商用的華為云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表現低調,但是其支撐公有云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早在2~3年前即已展開。除去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多個地市所部署的計算節點外,華為還在海外建立了多個數據中心,是本土公有云服務商中少見的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化業務模式的服務商。

雖然進行了全球布局,現階段華為云的業務仍側重在中國市場。華為云希望在打造全國性大云(整合全網客戶及資源,統一運營,全網分配)的同時,構建區域小云(與合作伙伴幫助政府打造區域云產業)。目前,華為云向用戶提供云托管、彈性計算云、對象存儲服務、桌面云等服務,也可以向用戶交付以行業區分的政企、游戲、電商等行業解決方案,重點面向大中型企業、政府機構、系統集成商、獨立軟件開發商等客戶群體開展業務。

作為一家具備深厚的通信設備生產與銷售業務底蘊,并且向用戶交付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廠商,華為在開展云服務業務時,勢必會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做出取舍。我們看到,同樣是在IaaS[注]領域,華為云的主攻方向基本劃定為大中型企業和政府機構,而并非阿里云所擅長的小微企業。另一方面,華為云還在努力發展針對政企等行業的私有云[注]托管業務。

在云服務領域,“私有云托管”有許多類似的代名詞,比如“托管云”或者“虛擬私有云”(簡稱為VPC),不同服務商的叫法各不相同。這一類服務通常是在云中隔離出獨立安全的網絡環境,以應用為單位,按需靈活組合使用物理和虛擬化的IT及IDC資源,提供帶寬共享、集中限速和計費服務。這種介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的云服務交付方式,綜合了彈性計算云和傳統IDC托管業務的優勢,能夠滿足部分企業客戶對云服務安全性、高性能和可擴展性方面的要求。

毫無疑問,“托管私有云”或“托管云”,抑或是VPC,對那些持有保守且樂觀態度的客戶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同時也可以滿足特殊客戶群體在公有云計算[注]環境中對信息安全的嚴謹要求。目前,這一服務形式已經得到公有云服務商和客戶的普遍認可。多家公有云服務商均向客戶提供這一服務類型,并且將其作為重要的利潤來源。在包括華為在內的數據中心廠商眼中,這是一個絕佳的市場切入點。

成立于2009年的漢柏科技(Opzoon,以下簡稱為漢柏)從數據中心架構的基礎網絡和應用安全產品起步,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2011年推出云計算虛擬化平臺后,漢柏開始從傳統的數據中心業務向云服務業務轉型。漢柏科技技術中心總經理楊海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名為“漢云”的公有云服務將于2014年年內正式對外發布,其服務對象主要是政企等行業客戶群體。

“作為公有云市場上比較另類的參與者,漢柏一直在探索資源整合、跨界競爭的模式。因為我們自己擁有網絡、安全和虛擬化的產品,并且通過資本合作的方式擁有了對象存儲產品的核心技術。”楊海濤說。據介紹,漢柏所開發的“漢云”將以軟硬件一體機和公有云平臺兩種模式存在。

在一體機模式中,由漢柏自主開發的PowerCube云立方融合一體機將作為載體,面向政企客戶提供行業專享的云服務。該模式由漢柏與中國聯通云數據公司合作運營,目前已經在內蒙古云基地、廣東、重慶、天津、成都等地上線運營;另一種模式為漢柏自營模式,目前主要為一些政企客戶提供定向服務,采用線下銷售的方式。面向公眾的線上預覽模式預計會在2014年4月或5月上線。

楊海濤強調,漢云所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是政企等行業市場,其中包括了業務創新、測試、災備、云托管,以及政策引導型項目。“工信部在2013年劃定了首批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府公共平臺建設和應用試點示范地區,鼓勵地方在現有基礎上建設集中統一的區域性電子政務云平臺。對于數據中心廠商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入行業云服務市場的機會。”楊海濤說。

數據中心廠商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公有云市場確立自己的優勢?楊海濤認為,在這個市場,很多參與者都有自己的優勢,同時也有明顯的短板。比如,電信運營商擁有管道優勢,但是在中國市場,客戶還具有多線互聯的要求;全球性公有云服務商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產品,但是具體服務的開展卻面臨諸多本土化的問題;還有IDC服務商揮之不去的機架情結等等。

“漢柏的優勢在于數據中心的軟硬件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并且通過融合一體機的方式交付,提供虛擬化云主機、裸金屬云主機、多虛一高性能集群云主機三態產品。我們在云主機原生內嵌了IPS、抗DDoS[注]、Web應用防火墻服務,并且打包定制了170余種云服務,供客戶自助選用。在我們所瞄準的政企等行業市場,這種整體交付的能力與行業客戶的實際應用需求相互匹配。”楊海濤說。他同時透露,目前漢柏已經在天津自建了8000個機架規模的數據中心,首期2000個機架將在2015年投入使用。

對于數據中心廠商而言,進軍公有云服務市場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如何將企業原本的設備制造基因與交付云服務的業務思維相融合,同時還要解決好與其長期合作伙伴電信運營商、IDC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伴隨著更多數據中心廠商試水公有云服務市場,其在這一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有望逐漸清晰。

新創企業的凌云志

活躍的公有云[注]服務市場,對于新來者而言總是充滿機會。2013年,一個名叫“青云”(QingCloud)的本土公有云快速躥紅,受到了眾多IT技術極客的狂熱追捧。成立于2012年4月的青云在2013年3月上線了公有云服務的公測版本,同年7月實現正式商用。截至到2014年2月,青云已經擁有了超過7000名注冊用戶,其中付費客戶的比例超過20%。

一個月前,在青云的辦公室,記者采訪了青云公司的創始人之一、CEO黃允松。當2014年1月完成B輪2000萬美元的融資時,青云的員工還只有7個人。融資之后,新增加了一些員工,這樣一來,青云的辦公室顯得有些狹小,用于測試的服務器機架不得不臨時擺放在廚房里。黃允松計劃著盡快換一間更寬敞的辦公室,而無論是在創業的起步階段,還是如今手握A、B兩輪共計2200萬美元的融資,他的技術信仰和目標從未改變。

“青云的目標是超越亞馬遜AWS和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公有云市場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黃允松說。在他眼中,公有云服務市場的霸主亞馬遜AWS并非完美無缺,技術老化、設備繁多且利用率偏低、因運維時間過長導致的更新難度大、對新技術的包容性差,這些都讓黃允松與他的兩位創業伙伴甘泉和林源看到了超越的機會。

過去的兩年間,青云成功地把握了這樣的機會。在青云的服務主頁上,用最簡潔的方式向用戶展示著這一新生代公有云的技術特性。比方說,快速獲取的彈性計算能力、低價高性能的VxNet(相當于VPC功能)、秒級的資源響應速度和秒級的計費標準、高性能磁盤等。這些超越客戶預期的產品性能以口碑相傳的方式,為青云帶來源源不斷的注冊客戶。目前,青云的主要客戶來自于互聯網、制造、農業、教育、媒體等多個行業,已經有客戶在青云之上運行甲骨文數據庫。

在黃允松眼中,青云最大的技術魅力并不在于其優異的性能表現、友好的用戶界面,抑或是精確到秒的資源響應和計費機制,而是服務平臺后端“零維護”的技術能力。“零維護”代表著青云服務平臺的運維并不需要人為的參與。對比動輒組建數百人運維團隊的競爭對手,青云用技術創新規避了在服務運維方面的高額投入。

“零維護”的構想源自于黃允松2009年在IBM工作時所發布的一條推文,大意是說:“我想建造出一個機器人的世界,不允許人類參與其中。”離開IBM后,這條推文成了黃允松創業的最大動力。他曾這樣告訴自己的創業團隊:“項目的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讓機器人管理機器世界’的想法一定要落到實處。”

在經歷了早期學院派的探索之后,青云的創業團隊開始系統性地開發面向網絡、計算、存儲、安全、遷移、監控等任務的管理機器人。繁雜的開發過程讓他們幾度自我質疑,甚至打算放棄,但最終還是一次次地堅持下來。“事實證明,這并非一個不可實現的技術理想,我們的堅持最終凝聚成了青云的核心競爭力。”黃允松說。

在“零維護”的模式之下,青云沒有專職的運維人員,他們的員工也很少從位于北京北部的辦公室穿城而過,到位于城區西部的機房進行維護。公有云服務平臺的運維工作由形形色色的管理機器人完成,從2013年3月啟動公測到2014年2月,青云總共遇到了6次物理設備損壞的狀況,但從未因此導致用戶應用系統的宕機或系統停機。“運維工程師的工作是可以取代的。在機器的世界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日志文檔,這些都可以用于大數據[注]的分析,從而預測系統將要發生的狀況。從某種程度上說,計算機的行為是100%可預測的。”黃允松說。

為了讓不同種類的管理機器人更加高效地協作,青云的技術團隊借鑒了P2P(Peer to Peer)對等計算的模式。在青云的系統管理架構中,沒有所謂的專用管理節點,而是執行一種“選舉”機制。具體來說就是,首先把執行不同任務的機器人組成一個個管理社區,在對等計算架構中,用“選舉”的方法選出社區的領導者,而不是“指定”領導者。“選舉”的方式既避免了系統中可能出現單一故障點的狀況,同時也確保了系統動態變化的能力。

“理論上,P2P的管理模式是可以無限制地水平擴展的。通過這樣的方法,青云的管理層不僅非常薄,還具有強大的自動化功能。隨著計算規模的擴大,其管理優勢也會被持續放大。”黃允松說。在B輪融資后,青云的計算規模進一步擴大。黃允松透露,2014年年底,青云將在北美地區設立計算節點。國內方面,青云會繼續加大在硬件方面的投入,陸續在華南、華北及香港上線新的計算節點,同時嚴格控制團隊規模。“在2015年之前,我們的員工不會超過25人。精簡團隊所節省下的人力成本將直接反饋給客戶,客戶將會享受到更加低廉的服務價格。”黃允松說。

激烈的競爭早已讓中國的公有云市場泛出血色,不直接掌握帶寬、機房基礎設施的青云將如何繼續自己的成長之路呢?黃允松認為,雖然電信業的整體環境、政策準入門檻尚未完成根本性的轉變,但是客戶、合作伙伴等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無論是企業客戶、IDC服務商,還是硬件的制造商,都希望能夠發現真正擁有創新技術的云服務商,并與之合作。客戶對優質公有云服務的渴望日益強烈,寶貴的計算資源也永遠會向真正有技術實力的人靠近。”他說。

與阿里巴巴集團CTO王堅所持的看法相同,黃允松同樣認為“公有云”與“私有云[注]”的區分是一個偽命題。“公有云和私有云將會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并存,而主要的原因在于,公有云的可靠性尚不夠充分,公有云的規模不足以解決全社會的計算需求,以及公有云的成本還不夠低等問題。針對敏感信息,VPC(即青云的VxNet)將是公有云服務商一個重要的業務方向。”黃允松說。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平昌县| 涟源市| 石台县| 留坝县| 诏安县| 兖州市| 深圳市| 衡南县| 红原县| 镇平县| 民县| 焦作市| 容城县| 大姚县| 牙克石市| 河北区| 上杭县| 忻城县| 苏尼特右旗| 洪泽县| 广汉市| 仁布县| 仲巴县| 碌曲县| 子洲县| 公主岭市| 温州市| 阳高县| 天镇县| 汶川县| 舞阳县| 额济纳旗| 油尖旺区| 金堂县| 汽车| 万载县| 德昌县| 特克斯县| 林西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