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通過云計算、大數據、AI、5G、物聯網這些信息化技術盡快應用到信息化技術中,提高信息化水平,為整個校園的管理水平,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并且通過信息化水平來提高,與業務、應用、教學結合,實現減負,增效,帶來更好的變化。”
各地水平差異較大 信息化首要做好基座
普教信息化已經歷了“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在軟硬件基礎建設、師生的教育信息化素養方面也有了較大提升。當前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全國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信息化技術將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也就是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但在劉豐看來,普教信息化由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各地還存在著較大差異,信息化水平同樣有很大差異。
劉豐指出:“在教育1.0階段重要的是要做好基礎設施,其次才是升級,而升級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規劃。在基礎建設階段由于標準都一樣建設相對容易,但面臨升級的時候就需要提前規劃。解決之道是,一定要做教育局轄區內的數據統一集中,統一管理維護,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劃,所有的系統就是割裂的、煙囪式的、造成基礎硬件的重復建設與極大浪費。”建設完之后就是應用間的交互,包括數據交互,數據流通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都是未來2.0時代的基座,必須打好這個基礎。”
“到了2.0階段,工作重點就是實現融合創新。要從管理層,就是教育信息化管理層上的認識、決策、體制保障,以及技術的承接部門更好地通過技術、融合的技術做整個業務統一架構的頂層設計,這里包含了體制保障、技術的能力、設計能力、運維等方方面面。”
聚焦場景 融合創新
新華三母公司紫光集團具有教育行業的基因,同時旗下也有眾多教育產業。劉豐表示:“我們依托紫光集團的能力,將學校、行業專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軟件商、以及新華三的資源進行整合,推行理論體系的建設,把能力開放給軟件合作伙伴聯合為教育進行創新。”
“比如學校的PC場景,無論是學生用機,還是老師用機,都提供了云端的解決方案。給學生用的叫云學堂,給老師用的叫云辦公。相比傳統的PC模式,在簡化運維、一體化設計、技術先進性等方面都有優勢。在不同的場景下還有電子班牌、課堂行為分析、無感知考勤等。
電子班牌
目前落地的解決方案在智慧教室方面,實現了分組教學,互動大屏白板,電子書包,物聯網的整合,人員的智能教室管控包括走班排課、人臉識別、行為分析、電子班牌、云教學、云辦公、教育云數據中心、AI引擎、大數據引擎這些東西都是在智慧教育領域上面做的一些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和產品。
基于人臉識別的課堂行為分析
例如,通過AI人臉識別從一進校園我們就可以了解學生們的各種動態。包括走班制,學生們的出勤情況;在課堂上同學的表情下進行識別,來了解其對老師手可得感興趣程度;通過監控學生們舉手發言的表現,預測是否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通過大數據和AI的結合,學校、老師、家長可以多維度、多角度、多場景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并且都以無感知的方式得以實現。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則包含智慧教室,然后再延伸教室之外,包括門禁、門鎖,井蓋的識別以及智能管控。在軟件層面,會有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交換平臺在業務系統上運作。
此外AR/VR等新技術也將成為學校采用的重要教學手段。新華三教育集團系統部技術專家吳淺表示:“VR圖象的模擬仿真對很多教案的生動性、真實性有很大幫助,但它對帶寬要求非常高,我們今年在無線領域發布了七款無線產品,可實現10G的無線帶寬, 因此VR、AR都可以深入教學場景。并且新華三是基于紫光集團,打造‘從芯到云’的一個完整生態,我們也積極的參與5G的相關技術開發和產品的落地。現在有5G小基站,是滿足高帶寬、低延遲、高速互聯的產品,將來同樣可以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