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持續火熱,大量資本涌入,智能語音市場上誕生了一大批明星公司。而新年伊始,AI芯片戰就已“打響”。
2019年1月2日,云知聲舉辦了AI芯片戰略發布會,公布多款AI芯片。僅隔兩天,思必馳AI芯片暨戰略發布會也在北京舉行。2018年6月,思必馳正式多外公布AI語音芯片計劃,當時一消息激起千層浪,時隔大半年,此款芯片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此次發布的AI語音芯片名為思必馳-深聰TAIHANG芯片(TH1520),是一款聚焦于語音應用場景下的AI專用芯片,主要面向智能家居、智能終端、車載、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各類終端設備。解決方案軟硬兼具,包含算法+芯片,具有完整語音交互功能,能實現語音處理、語音識別、語音播報等功能,支持離線語音交互。
據悉,TH1520進行了算法硬件優化,基于雙DSP架構,內部集成codec編解碼器以及大容量的內置存儲單元,同時,TH1520采用了AI指令集擴展和算法硬件加速的方式,使其相較于傳統通用芯片具有10X以上的效率提升。此外,TH1520在架構上具有算力及存儲資源的靈活性,支持未來算法的升級和擴展。
TH1520兼具低功耗及實用性,采用多級喚醒模式,內置低功耗IP,使其在always-on監聽階段的功耗低至毫瓦級,典型工作場景功耗僅需幾十毫瓦,極端場景峰值功耗不超過百毫瓦。該芯片支持單麥、雙麥、線性4麥、環形4麥、環形6麥等全系列麥克風陣列,同時支持USB/SPI/UART/I2S/I2C/GPIO等應用接口和多種格式的參考音,能在各類IOT產品中靈活部署應用。
思必馳官方介紹,第一代芯片主要做了指令級的擴展,增加了近二十條的深度學習計算指令。在思必馳第二代芯片將會進行門電路級的AI計算的重新架構。思必馳CTO周偉達表示,“將來的目標我們希望做更高能效的類人腦的芯片。”
小試牛刀 中芯國際跨界AI
不同于云知聲、Rokid在公司內部成立獨立部門進行研發,思必馳此款芯片由其2018年初成立的子公司“深聰智能”打造。細數深聰智能的背后,可謂是“驚喜連連”。
據周偉達所言,“在2017年6月思必馳就開始醞釀做芯片這件事。”之后于2018年3月聯手中芯國際,雙方共同注資成立上海深聰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
從出資比例來看,盡管中芯國際持股比重不大,但也是其邁進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大“腳步”。在日前中芯國際2018財年Q3法說會上,其聯席CEO梁孟松就曾表示中芯將加快技術研發的進度,并將跨足人工智能領域。
而隨著全球整體經濟大環境不確定因素,以及半導體行業逐漸進入淡季,中芯對淡季訂單看法保守謹慎,此次小試牛刀也算得上是訂單淡季的“多元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深聰智能CEO由思必馳CTO周偉達擔任外,其他兩位高管也與中芯國際淵源已久。深聰智能執行副總裁吳耿源曾在中芯國際與臺聯電任運營研發主管;CTO朱澄宇曾任SMIC設計服務副總裁。
思必馳自制的首顆AI語音芯片,就是由中芯國際操刀,以40納米工藝打造,約莫是2017年中啟動該芯片項目后,在2018年8月進行流片,11月芯片出來后,現在處于采集樣本階段,預計2019年中將進入風險試產。
AI芯片——語音賽道的下一個競技場
2018年,芯片成為了AI行業最受關注的熱點,不少業內人士更是將這一年定義為“芯片元年”。國內互聯網巨頭中,阿里巴巴有平頭哥,百度有昆侖芯片,騰訊也在“斥巨資”投資芯片公司;華為也推出AI芯片麒麟980。國內AI語音公司也將目光瞄向了AI語音專用芯片。2018年5月16日,云知聲發布了首款面向物聯網的AI系列芯片UniOne以及第一代芯片“雨燕”;5月24日,出門問問發布了國內首款已經量產的AI語音芯片模組“問芯”Mobvoi A1;6月26日,Rokid發布了旗下AI語音專用SoC芯片KAMINO18;2019年1月4日,思必馳正式發布其第一款AI芯片TH1520。
在全民造芯時代,AI芯片成為國內各個領域彎道超車的“殺手锏”。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AI芯片2020年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46億美元,但顯然在AI芯片領域,角逐才剛剛開啟。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曾說過,當下的AI芯片市場被過度炒作。截至目前,AI的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不管是智能音箱還是其他產品,都沒有成為用戶生活中的剛需產品。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持續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將不斷涌現。需求驅動的AI芯片技術創新將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更加緊密結合,推動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產業生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