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分析人士猜測,中國正試圖利用這起調查案來幫助中國公司協商技術轉移,還有一些人稱這起調查案是中國對美國制裁中興公司的反擊。這兩方面的觀點似乎都不妥。
價格操控還是市場形勢?
本次調查始于中國手機制造商的舉報,這些制造商稱它們在產品中使用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DRAM)芯片價格不斷上漲,導致盈利能力下滑。
2017年,約有價值940億美元的DRAM芯片出廠,顯示了市場對該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同一年,海力士、美光和三星貢獻了全球芯片制造96%的份額,幾乎形成了市場的寡頭壟斷。隨著智能設備、云計算和云存儲越來越受歡迎,芯片消費也出現了相應的增長。蘋果等智能手機制造商已經在其高端產品上增加了DRAM內容,而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也刺激了對于云計算的需求。同時,記憶芯片的供應量卻一直以較低的速度增長,因此近年來芯片制造商同時見證了收益增長和庫存緊張。
這三家公司正在配合中國新近成立的監管當局進行調查,但相關官員否認了價格操控的指控。韓國高級官員Moon Sung-wook稱,不存在價格操控,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需求激增。他要求公正對待遭受調查的兩家韓國企業。這是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首次展開類似調查,此前有企業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這三家公司蓄意將產品價格維持在高位。
合理調查,并非報復手段
一些分析人士猜測,中國正試圖利用這起調查案來幫助中國芯片制造公司協商技術轉移,雖然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是價格操控案的調查結果。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對于價格操控的懲罰措施包括沒收非法所得,進行罰款。反壟斷法規定,確定一家公司是否正在進行非法的市場行為,應基于諸如“涉案相關市場”、“其他公司運營商進入相關市場的難度”以及“其他可以證明協議將在很大程度上排除或限制競爭”等因素。
此前,針對價格操控的調查都以被調查企業支付巨額罰款了結。中國監管者曾因違反價格操控規定于2016年對一家通用合資廠商開出了2900萬元人民幣的罰單,同一年美敦力也被判罰支付1720萬元人民幣罰金。此外,中國監管者還因類似理由對韓國、日本和歐洲的船運公司進行了處罰。
還有一些人稱,這起調查案是中國政府對美國制裁中興公司的反制措施。這看起來也不太可能。本次調查的焦點是記憶芯片的價格上漲,而這是似乎比較合理的。此外,調查始于本地企業對于價格上漲的舉報。
沖突的可能性
一國政府在以下情況下可以認定幾家公司合謀操控價格:價格固定,產品生產受限,技術更新受限,或合謀公司抵制交易。一家公司可以通過固定價格或采取任何其他措施達到獲取更高利潤的目的。然而,如果可以控制同一生產規模的成本,或令生產規模達到最優,同樣也可以提升利潤。明確的合謀定價證據必須通過公司內部交流記錄和財務信息才能獲取。但這一點很難做到。
令情況更為復雜的是,對于DRAM芯片的需求較之其他種類記憶芯片更加不具有彈性,因為設備生產商需要最低限度的DRAM來滿足設備的運行需求。這意味著這些芯片幾乎沒有其他替代品。同時,隨著公司加大投入提高芯片技術,而非擴張生產規模,芯片供應量也持續緊張。即便幾家寡頭廠商并未合謀操控價格,這幾種因素的疊加也必然推高DRAM芯片的價格。
這起反壟斷調查案時值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深陷與美國的技術糾紛。中興近期與美國政府達成了協議,同意支付10億美元罰金,并雇傭一支由美國選擇的合規團隊以免除禁令。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表明,美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關稅,其中包括很多科技公司的產品。雖然面對充滿爭議的中美科技競爭,但本次中國監管者發起的價格操控調查案似乎與之并無關聯。
中國監管者將很難證明國際芯片制造商之間存在合謀行為,但這起調查案的確向國際芯片供應商傳遞出了一個信號,中國正在監控它們,并時刻準備保護本國消費者和生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