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都是起源于1960年代,前者在個人電腦(PC)和最近的智能手機帶動下率先起飛,與此同時,AI則是停留在研究階段。現在,隨著NVIDIA等半導體廠為AI應用提供強有力的處理器,半導體和AI已開始同步發展,半導體設備廠料將雨露均沾。
AI芯片不斷創新 半導體設備廠迎來商機
AI依賴電腦演算法來模仿人類學習、推論和做決定等能力,是由軟件程式來執行,AI軟件所具備運算能力則是由芯片來提供,也因此,AI時代來臨料將帶動半導體需求。同樣地,由于AI芯片日益復雜,其制造技術也需要跟著不斷提升,長久以來的制程是以芯片微縮為主流,現在則是有不斷放大的傾向。
應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執行長GrayDickerson形容,未來10年AI為健康照護、運輸、娛樂和其他領域所帶來的轉變料將創造龐大的經濟產值,半導體技術則是此轉捩點的基礎。
據Gartner的預估,2017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將為699億美元,2020年時增至758億美元,臺積電和其他代工廠如聯電、GlobalFoundriew和中芯國際將是半導體設備最大采購者,其中臺積電將占3分之1。其他芯片廠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exasInstruments)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雖然有自己的晶圓廠,未來也會陸續增添新設備。
由此推測,半導體設備廠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Research)、ASML、東京威力科創(TokyoElectron和科磊(KLA-Tencor)等業者將受惠于此趨勢。
據網站NASDAQ報導,半導體設備產業一向有景氣循環,但這樣的傳統也逐漸被打破。市場需求早先是由PC所左右,近10年來智能手機接棒,現在則是超大型(hyperscale)數據中心服務器、先進的網路和數據儲存設備主導需求,新世代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儲存系統更是采用相當大量的固態NAND存儲器。
隨著超大型數據中心逐漸部署AI軟件,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存儲器芯片需求將更火熱。根據瑞銀(UBS)分析師BillLu的預測,在超大型服務器、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手機和物聯網(IoT)裝置的帶動下,2021年時AI芯片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60億美元激增至350億美元。分析師認為,未來AI分析工具將擴大應用于金融、醫療照護、能源、廣告和網路安全等領域。
不過,部分分析師持相對保守的看法。摩根士丹利(MogranStanley)的JosephMoore認為,毋庸置疑地AI將為半導體設備產業帶來成長,但仍不足以改變景氣循環的特性。Moore指出,新技術總是貢獻成長,例如過去7年來的智能手機和云端運算,但半導體設備市場直到2017年之前都幾乎沒什么起色,未來AI所帶來的成長動能可能會被其他需求下滑的部分所抵銷,因此整體產業不至于因為AI而出現轉捩點。
應材執行長Dickerson看法不同,他認為AI將是降低半導體設備產業波動的另一個因素,在PC時代,設備支出通常受到PC需求左右,但2010年以后景氣榮枯循環模式開始轉變,這時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裝置為半導體和設備廠創造額外的需求,現在AI、云端運算和IoT也正逐漸降低設半產業的波動性。
目前AI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未來能否帶動半導體設備需求仍有待觀察,但2016年和2017年業者確實涌入較為旺盛的訂單,根據Gartner的預測,2017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銷售將成長26%,成為466億美元。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6年市場銷售增加11%,成為37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