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萊迪思(Lattice)半導體被疑似中資背景的基金收購。
萊迪思和一家新成立的全球私募股權收購基金CanyonBridge昨晚共同宣布,雙方簽署收購協議,Canyon Bridge將以每股8.3美元現金收購Lattice,計入Lattice債務,總收購價格近13億美元。此價格比萊迪思11月2日收盤價溢價30%。
萊迪思CEO表示,在交易完成以后,公司將會繼續以一家獨立的子公司的身份繼續運營。
收購者Canyon Bridge是疑似中國控制的私募基金,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的硅谷,科技公司是Canyon Bridge的投資重點。Canyon Bridge的初始資金募集自幾名中國合伙人。
萊迪思主要為手機及平板電腦生產可編程芯片,是一家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廠商,目前營收排行全球第三,市占僅次于賽靈思(Xilinx)與被英特爾收購的Altera。但前兩者瓜分了全球60%以上市場。
在萊迪思被收購后,賽靈思將成為FPGA最后一個堅挺的FPGA獨立玩家。
早在今年2月份,路透社即援引知情人士稱,萊迪思正在研究出售的可能性,并吸引了一家中國公司的收購意愿。
萊迪思尋求出售一事,也反映出在蘋果、三星等主要芯片客戶爭取削減成本的壓力下,芯片業掀起并購熱潮。僅在過去的十天里,就發生兩起大規模半導體并購案。
11月2日,半導體公司博通(Broadcom)宣布以5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博科(Brocade)通信公司。10月27日,高通宣布以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創下半導體行業收購新紀錄。收購恩智浦之后,高通將重回千億美元市值的行列。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半導體行業的大型并購案至少有20起。更早一些的還有,2015年6月1日,英特爾宣布斥資167億美元收購Altera;2015年5月28日,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以約3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博通,這是當時芯片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2016年7月18日,軟銀宣布以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成為孫正義創立軟銀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今年6月,畢馬威公司發布的一份半導體行業報告顯示,導致半導體企業合并的部分原因在于越來越高的研發成本和制造成本,以及越來越緩慢的利潤增長。
除了壓縮成本的動因外,推動半導體行業整合的另外一股力量便是資金流動性。市場上可以較容易地獲得大量資金,這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幾乎所有對盈利公司進行的收購都可以提升收購方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則是收購方的疑似中方背景。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嚴格限制半導體交易,一些中國參與的半導體并購也因此流產。
紫光集團先后試圖收購Micron(美光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內存芯片廠)、Fairchild(仙童半導體)都遭遇滑鐵盧。2015年10月,紫光集團認購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新發行的15%股份,由于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介入,也宣布放棄。
就在昨日,美國商務部長Penny Pritzker還宣稱:必須遏制中國半導體投資過熱的現象。
Pritzker針對中國政府主導的一項高達1500億美元的半導體開發計劃提出嚴厲批評。中國政府主導的這一投資計劃,旨在使國內集成電路市場“中國制造”份額由目前的9%提升至2025年的70%。
“這一前所未有、由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將會干擾并扭曲市場,并對創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Pritzker表示,這一規模相當于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一半的投資計劃,將給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并令市場產生扭曲,這種市場扭曲類似于鋼鐵、鋁業和綠色技術產業所遭遇的窘境。“在此之前,全球曾出現過這種由政府主導的有針對性的行業干擾。”
在這樣的背景下,萊迪思被中資背景的公司收購,應該說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據路透社報道,萊迪思在一份監管申報文件中表示,這起收購案已經獲得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有條件批準。原因或許在于這起收購案是以金融機構投資的形式的出現,而非由半導體公司出面。
“在Canyon Bridge收購萊迪思的案例中并沒有對技術的渴望——這純粹是一個金融游戲。新成立的Canyon Bridge希望成為技術市場的一個玩家,它看到了萊迪思半導體作為其長期投資組合的潛力,”萊迪思高級營銷總監Doug Hunte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