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16eSIM技術與創新峰會”上,中移物聯網企業合作部高級技術總監肖青透露,中國移動將會在本月底推出支持2G網絡,內置eSIM卡的物聯網芯片,在明年將會推出支持4G網絡的產品。
肖青坦言,中國移動內部針對eSIM有過非常激烈的討論。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已經有了幾個共識:在手機領域是零和游戲,eSIM并沒有帶來產業增值;但在物聯網領域,需求卻是客觀存在,也是產業突圍方向。
肖青認為,對于eSIM的最初需求是來自對于SIM卡的形態以及成本,然后才是國際漫游這樣的需求。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如果SIM卡的成本很高,對于運營商和用戶來說,都是個很大的負擔;另外,就是在體積、可靠性、防盜以及應用環境的適用性方面,eSIM的確有著廣泛需求。
眾所周知,eSIM的特點就是浸入到終端設備后,不可拔除。肖青表示,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是通過探索SIM基元的方式來做產品的探索。中國移動在7月底會推出類似于eSIM的物聯網芯片,這個技術是和業界主流的基帶芯片廠商用聯合開發的模式,在芯片里面內置SIM的基元和語音端進行連接的代理軟件。
肖青介紹說,中國移動在芯片層面,把原來的基帶芯片再增加一個SIM的基元,這個基元在安全性上和原來的SIM是完全一致的。最終用戶拿到產品的時候,芯片已經內置了運營商的卡,用戶不需要再用一個卡槽或者再去購買卡了,開通的方式也更加靈活。
這種做法在非常好的解決了安全性和成本兩大難題的同時,也節約了用戶開卡的周期,提升了效率:“這回避eSIM卡會碰到的安全問題,至少在硬件上和原來的SIM的安全等級完全一樣;在成本方面,通過SIM卡和卡槽的取消,能夠降低4元左右的成本,這在物聯網領域是非常敏感的;在開卡流程方面,運營商只需要在后臺開通業務和計費系統,就能開展業務,大幅壓縮了制卡的流程。”
此外,肖青還強調,中國移動還在eSIM里加入了嵌入式的軟件,可以幫助用戶零編程實現和云端的連接。通過代用API的方式可以實現從傳感器的數據到云端的傳輸和相應的管理。以芯片為載體,配合中國移動的網絡和語音平臺來構建對用戶整體的云管端的解決方案,這樣能夠為開發者和企業客戶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運營部署和交互、整體的運營和維護等領域提供真正一站式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