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壟斷經營下,電信運營商缺乏提供貨真價實服務的動力,報道中所曝光的不過是給這些事例提供了最新案例而已。而問題更在于,負責監管電信運營商的政府部門沒有肩負起應負的責任。
據媒體報道,日前,中國移動一些營業網點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開客戶增值服務項目,以賺取增值服務費的消息,引起廣泛熱議。電信運營商窮盡思慮賺錢,就其目的而言,可能并無什么不妥。但是,無論是什么樣的市場主體,賺錢必須有“道”。這種“道”,既是商業規矩和慣例,更是道德約束和法律限制。從媒體曝光的中國移動某些營業網點的所作所為來看,某些電信運營商的賺錢之道,不僅無“道”,而且涉嫌違法。
在壟斷經營的格局下,電信運營商依托壟斷,設置各種名目的收費增值服務項目,在不通知客戶的情況下,運營商暗中開通服務收取大筆的增值服務費用,這種做法實際上已經涉嫌違反多項法律,其涉嫌違法經營的總金額已足以構成刑罰所注明的社會危害性標準。
在媒體的報道中,中國移動設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營業網點,故意欺瞞客戶,暗中為客戶開通了閱讀包、視頻包、娛樂包、手機電視等收費增值業務,按月扣錢,卻從不通知客戶。更“黑”的是,不止上述營業網點,許多地方的電信運營商,都存在著私下操作客戶號碼,通過開通增值服務、隨后再取消這些服務項目的手段來賺錢。這一開一關,既能產生費用,但又不會產生足令客戶懷疑的大額費用,但每個客戶每月被重復一兩次,電信運營商就會賺得盆滿缽滿。
實際上,在北京等開放出境自由行的地方,中國移動還通過給在境外旅游的全球通客戶發送彩信,來賺取單價高昂的境外流量費用。赴境外旅游的全球通客戶在境外落地后,都能收到中國移動發送的在當地通話和流量單價的提醒短信。其中一些客戶,在關閉移動數據的情況下,竟然不止一次的收到在境內從未收到過的垃圾彩信。由于彩信具有“強行自動”下載到客戶手機的功能,因而會產生單價遠超境內的流量費用。這種缺德的“服務”,類似于上述“一開一關”收費增值服務項目,混雜在每月總話費中,使得消費者難以維權。
電信運營商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上述“特點”,大發不義、不法之財。電信運營商欺瞞客戶賺錢的手法,雖花樣翻新,但卻并不令人意外。在壟斷經營下,電信運營商缺乏提供貨真價實服務的動力。上述報道中曝光的中國移動營業網點的所為,不過是給這些事例提供了最新案例而已。而問題更在于,負責監管電信運營商的政府部門根本沒有肩負起其應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