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極路由開啟了智能路由器市場的大門,在這短短幾年時間里,小小的路由器一下子從家里落灰的玩意變成了眾人追捧的香餑餑。市場上既不乏360、小米等廠商低價搶購的噱頭,也不乏TP-LINK,華為等傳統路由器廠商的布局,一時間硝煙彌漫,一場大戰已經打響。
令人沒想到的是,本來是路由器廠商的大戰卻因為一篇名為“運營商出手:路由器廠商的噩夢來了?”的文章而迅速變了味。作者通過使用“強制”、“封殺”等負面詞匯,成功將運營商擺在了路由器廠商和廣大消費者的對立面。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了大量網友的謾罵。
然而情況果真如此么?運營商是否真如作者所說妄想通過“強制”、“捆綁”、“封殺”等霸王條款封殺用戶的合理選擇呢?仔細研究幾家運營商公布的方案,事情并沒有作者所說的如此簡單。因此,不妨仔細分析一下,作者到底犯了哪些錯誤。
運營商強推路由器?錯!
在文章的一開頭,作者便把抨擊的矛頭直指運營商。作者在文章中這樣寫到:
“或許很多人認為,運營商推廣路由器,對現有的智能路由器產品構不成威脅。殊不知,運營商正在借助自己手中的資源,用‘強制’手腕封殺外部路由器的接口。據悉,運營商推廣路由器的做法是,將用戶的帳號和密碼,寫進支持無線路由功能的光貓設備中,安裝人員調試完畢后,運營商網管系統自動將光貓設備的管理入口關閉。這樣一來,用戶無法進入光貓設備的管理界面,配置自然無從說起。”
這么不近人情的舉動自然引起了眾人的謾罵,然而仔細研究運營商的方案卻不難發現,實際情況和作者所說完全不同。我們知道,現在三大運營商都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光纖入戶,而光纖到戶(FTTH)也就意味著進入家庭的寬帶線路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話線(ADSL)或銅線(LAN),而是一根光纖。要想把光纖傳送的光信號變成電腦可以識別的電信號,自然需要特殊的光電信號轉換設備,也就是俗稱的“光貓”。由于這種設備技術要求較高,運營商必須經過專業測試才能保障“光貓”設備的可靠性。反觀整個路由器市場,無論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小米、360路由器,還是極路由、TP-LINK,現階段均不能實現光電信號的輸入與轉換。正因為如此,運營商為光纖入戶的家庭提供“光貓”就顯得尤為必要。
“光貓”只是光纖入戶后的第一步,從光信號變成電信號后,用戶完全可以使用有線無線等多種方式隨意接入互聯網。所謂“強制手腕封殺外部路由器,通過強制推廣自己路由器的策略,牢牢掌控客廳入口”只不過是作者個人的猜想,和實際的情況完全不符。
運營商和智能路由器廠商展開對決?錯!
也許是對自己的猜測有所顧慮,作者在文章中進一步寫到:
“從技術角度來看,運營商將帳號信息寫進光貓設備,并關閉設備管理入口,并不影響用戶在后面掛接一臺路由器使用。可我們不要忽略一點,運營商已經將寬帶在客廳的第一入口牢牢掌控,封殺掛接在后面的路由器,還不是小菜一碟?也就是說,未來用戶要想再使用自己購買的路由器,只能掛接在運營商的路由器設備下面,成為一個二級路由器。而運營商,對用戶端私自接入的路由器,從技術上完全可以進行封殺或徹底屏蔽。”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作者并沒有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而是主觀上進行了有罪推定。先假定運營商技術上可以封殺用戶的私有路由器,然后認定運營商一定會“故意”這么做,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既然這樣的觀點本身就有問題,那么我們有必要來看看,運營商有什么理由“封殺”私有路由器?
根據作者的觀點,運營商之所以要封殺第三方路由器,目的是為了擺脫寬帶上淪為管道的局面。遺憾的是,作者并不了解運營商的策略。從運營商這些年的寬帶戰略中不難看出,“智能管道”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已經在全國范圍得到推廣。所謂“智能管道”,顧名思義就是指寬帶傳輸的速率可以隨著應用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棟樓里的A、B兩家人的寬帶速率都是10M,A正在家里瀏覽網頁,而B正在用迅雷下載幾十個G的藍光電影。通過“智能管道”技術,運營商可以自動按需分配寬帶資源,讓下載電影的人暫時占用A的寬帶資源,從而獲得更快的下載速率(類似迅雷會員),而這一切并不會對A的感知造成影響。也就是說,在管道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運營商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正是管道“智能化”。管道化可以是劣勢也可以是優勢,通過和迅雷小米盒子這樣的廠商合作,運營商可以提供更加優質的寬帶服務,從而滿足人們不同的寬帶需求??桃夂鲆曔@一點,認定運營商和智能路由器廠商必將斗得你死我活,甚至認定運營商不顧用戶感知封殺用戶的私有路由器,這樣的觀點顯然毫無道理。
既然作者的觀點本身就站不住腳跟,那么盲目指責運營商強行封殺第三方路由器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作為國家“寬帶中國”和“智慧家庭”戰略的主要推動者,運營商不可避免的承擔著寬帶提速的重任。而有了光纖更高的寬帶速率,更好的寬帶生活也有了保障。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理性的看待運營商的“寬帶中國”戰略。在沒有調查清楚事實之前,請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