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業改革的大門終于被叩開了。近日,備受關注的虛擬運營商名單落地,外界普遍認為,作為弱勢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以通過更多的分銷伙伴,搶奪中國移動的存量市場。而動作遲緩的中國移動,其主要任務是維系存量市場,很明顯,中國移動對虛擬運營商的到來并不歡迎。
中國電信業改革的大門終于被叩開了一道縫。
近日,備受關注的虛擬運營商名單落地。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確定了14家和16家民營企業作為合作“小伙伴”。而中國移動的名單卻“遲到了”。
據最新消息顯示,虛擬運營商牌照將于12月正式發放。
是“鯰魚”還是“鯨魚”
記者了解到,10月28日,中國電信已召集選中的企業進行了 《移動通信業務號碼轉售》的協議簽署,涉及16家企業,包括蘇寧、國美、迪信通、愛施德、天音、朗瑪信息、北緯通信、樂語、萬網、京東、連連科技、話機世界、用友、三五互聯、長江時代、分享在線。此前,也已有14家企業通過聯通的審核,其中9家與中國電信重合。
移動轉售,被業內認為是“影響中國電信業長遠發展的鯰魚”。虛擬運營商的核心業務,就是將基礎運營商的通信資源進行轉售,即從擁有基礎設施的電信運營商購買電信服務或租用電信設施,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的電信服務,再銷售給用戶,從中獲取利潤。
是“鯰魚”還是“鯨魚”,引入虛擬運營商是為激活市場,還是分食蛋糕?對此,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直言:小弟們,你們是來幫大哥做大蛋糕,而不是來切蛋糕的。
外界普遍認為,作為弱勢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以通過更多的分銷伙伴,搶奪中國移動的存量市場。從目前的合作意向來看,中國電信的選擇趨向是將虛擬運營商作為渠道的重要補充,力圖通過虛擬運營商開拓市場。
而動作遲緩的中國移動,其主要任務是維系存量市場,而非搶奪,轉售商的加入只會降低其ARPU值 (每用戶平均收入),發展一家虛擬運營商,動的是移動自己的“奶酪”,因此,中國移動的態度并不積極。
但是,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對此并不認同。 “由于公司內部流程涉及的部門更多,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中國移動才晚于中國電信和聯通上報,并非不積極。 ”中國移動方面強調,將于近期將名單上報工信部。
合作大于競爭
記者了解到,中國移動的虛擬運營商接口部門是采購部,而且,中國移動在進行虛擬運營商招標時,要求虛擬運營商只能做集團客戶。很明顯,中國移動對虛擬運營商的到來并不歡迎。
事實上,中國移動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中國移動占據公眾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引入虛擬運營商就是在分食市場。
而相對積極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主要想利用虛擬運營商撬動中國移動的中高端市場,尤其是集團客戶市場。
反觀虛擬運營商,他們可以通過用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形成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做大做強企業自身的客戶服務支撐系統。“虛擬運營商牌照將為企業擴充業務線,未來將帶來穩定營收。同時,還將幫助它們更好地利用線下資源,打通產業鏈。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運營商雖有壓力,但“鯰魚們”暫時還沒有絕對競爭力。黃萌坦言,“電信運營很有專業性,電信級服務亦有很高的要求,進入者需在后臺系統等多方面考量,形成競爭力需要過程。 ”
目前,這些企業在資金規模、技術積累等方面與成熟運營商仍有差距,企業運營的同時還要面對多方面壓力。因此,進入電信領域,對虛擬運營商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比特網助理總編曹增光也認為,拿到牌照后,與運營商競爭并無優勢,即使開放一些基礎電信業務,具體的尺度和運營中的細節都不清晰。目前,基礎網都在運營商手里,并非共享狀態。
對于整個電信市場而言,虛擬運營商將活躍市場,建立多元化的市場競爭體制,可以打破壟斷,形成良好的綜合環境,并有望進一步降低資費。
對此,黃萌表示認同,“按照國外的經驗,虛擬運營商帶來的是更優質的服務和低廉的價格,但尚需時日。 ”
在未來的競爭中,關鍵要看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資本積累,能否處理好主管部門和運營商之間的關系,爭取申請到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和政策保障,這也是避免惡性競爭和不平等競爭的需要。
虛擬運營商的闖入,是“鯰魚”還是“鯨魚”,仍是未知數,這場改革勢必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