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信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現階段更是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5月,全國電信業實現業務收入4658.8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占全行業收入比重達到28.1%,比去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逐漸成為拉動數據業務增長的主要力量。這五個月內,移動數據業務對整個數據業務的增長貢獻為84.9%。
伴隨著通信行業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通信行業也不斷變化。比如虛擬運營商這一概念逐漸進入大眾視線。事實上,虛擬運營商在十余年前香港、歐美等地已出現。其核心業務是轉售電信運營商的通信資源,從擁有基礎設施的電信運營商購買電信服務或租用電信設施,包裝成自有品牌的電信服務,再銷售給用戶從中獲利。
雖然虛擬運營商與國內三大通信商在模式上有根本的不同,但存在的共同點是,無論是三大通信運營商還是未來的虛擬運營商都會將流量經營、信息服務等內容視為新的收入增長點,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贏得客戶和競爭的關鍵。
早期的通信行業主營傳統短信、彩信業務,但隨著國內社交通信工具如微信、易信、來往等軟件的誕生,短信、彩信業務受到沖擊,收入份額相比此前有所下降。而其經營階段主要還是停留在銷售環節,專營售卡、售機業務,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滲透仍顯不足。而在流量經營方面,傳統通信行業起步較晚,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在產品的設計與應用的創新上均有所差距。面臨著淪為單一的管道提供者的風險,行業價值受到嚴峻挑戰。
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首批虛擬運營商將靠什么解決以上難題?未來將如何從管道向內容、從通信網向互聯網、從話音服務向信息服務轉移?在此次申請企業中,如阿里巴巴、蘇州蝸牛、京東此類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引發了行業關注。在此前的轉型實踐過程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有著豐富互聯網經營經驗,深知互聯網用戶需求的企業,或將占得先機。
在流量經營方面,運營商必須在產品的設計與應用的創新上有所突破,從單一的管道提供者向內容制造者轉變。且不能將自身定位為單一的通信商,而應該借助互聯網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優勢。傳統通信行業主營的語音業務也將有所升級,向著信息服務方面轉移。
相比傳統通信商,互聯網企業可以為目標用戶提供更靈活的套餐、賬期和付款方式,比如定向流量免費模式;還可以整合會員體系、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度洞察用戶的消費需求與行為,提高客戶忠誠度;而互聯網企業更是有著比運營商更靈活的產品創新、試錯機制,創新成果可為傳統運營商借鑒和復制,而虛擬運營商均擁有以上互聯網基因,能更好的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國外經驗表明,只有品牌知名度高、專注于服務內容,客戶基礎牢固、價格低廉、與運營商長期合作的互聯網企業才能勝任虛擬運營商這一職。國內虛擬運營商尚處起步階段,未來國內通信行業將走向何方仍待時間驗證,毋庸置疑的是,有著豐富互聯網經營經驗,深知互聯網用戶需求的企業將擁有長足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