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于自由主義的區塊鏈終于大踏步奔向了它的對立面。
想當年,面對漲勢迅猛的比特幣,杰米·戴蒙逆流而上,直言其是必將破滅的騙局;到如今,面對巨頭發行的私有鏈數字貨幣,網友們直言不諱,說JPMcoin是垃圾幣之母。
有不少人認為JPMcoin的出現是華爾街金融巨頭的首次數字貨幣嘗試,也是加密貨幣行業的突破性進展,經過2018的漫長等待,我們終于看到了主力入場的曙光。實用主義認為,擁有巨大支付結算量的金融機構通過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保證其支付網絡能夠實現訪問控制、數據隱私并兼顧性能;但在密碼朋克眼中,這無疑是對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極大嘲諷。
中本聰寫在比特幣創世塊上的那句話越來越耐人尋味了。
依托于主流中心化機構而生的JPMcoin實在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加密貨幣。非盈利研究機構Coin Center的執行總監Jerry Brito在文章中說:
“摩根大通將發行的JPMCoin并不是加密貨幣,因為加密貨幣是開放、無需許可、運行在公鏈上的,而JPMCoin是需要封閉、需要許可、并運行在私有鏈上的。”
智能合約之父Nick Szabo也在推特上對此表示贊同:
“JPMCoin和委內瑞拉的數字貨幣Petro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都缺乏一種可以把加密貨幣和銀行發行貨幣區分開的最重要的價值:盡可能地減少對第三方的信任。”
不同立場下觀點的對立不禁讓人思考,JPMcoin的出現,究竟預示著人類社會終將中心化的宿命,還是區塊鏈的世界正在被割裂?
摩根大通用實力詮釋“你爸爸還是你爸爸”
JPMcoin是游離于加密貨幣和穩定幣之外的數字貨幣形式。摩根大通的區塊鏈負責人Umar Farooq 在接受雅虎金融總編采訪時表示:“比起一般的加密貨幣,它更接近于一種穩定幣。但不同于USDT,JPMcoin只能由JPM的客戶持有或交易。”
雖然1:1錨定摩根大通所持有法幣的JPMcoin從形式上來看酷似穩定幣,但實際上它更像是銀行與其合作金融機構之間的一種數字票據。首先,JPMcoin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實現機構用戶間的資金即時支付結算;其次,JPMcoin是基于以以太坊為基礎的企業私有鏈Quorum建立的,目前僅面向機構用戶開放使用,流動性相對較弱。
其具體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的描述為:
1、用戶將存款存入指定賬戶,同時收到等量的JPMcoin;
2、用戶使用這些JPMcoin通過區塊鏈網絡與其他機構客戶進行交易,比如貨幣流動、證券交易中的支付;
3、JPMcoin代幣的持有者可以在摩根大通將其兌換成美元。
以JPMcoin為結算媒介的摩根大通,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發揮了清算銀行的作用。
與大多數融入了區塊鏈技術的銀行和支付服務提供商一樣,JPMcoin的目的也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優化傳統的工作流程,解決低成本高效率的即時結算問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JPMcoin未來的應用場景還包括針對大型企業用戶的跨境支付、證券交易以及通過JPMcoin來取代美元成為其主要金融機構客戶間轉賬結算的有效代幣。
在官方發布的聲明中,我們還能發現摩根大通更大的野心。
“JPMcoin將在Quorum區塊鏈上發行,隨后擴展到其他平臺,它可以在所有標準的區塊鏈上使用。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JPMcoin還將擴展到其他主流貨幣。”
以摩根大通的實力,依靠區塊鏈技術以JPMcoin為媒介,打造一個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世界級清算中心完全在射程之內。2010年之后,摩根大通就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約為2.6萬億美元,總存款約1.5萬億,是美國存款總額的25%左右;它為全球80%的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銀行服務,業務遍及60余個國家;目前,摩根大通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元清算銀行,18年2月中國央行授權其為美國的人民幣清算行。
雖然不是最早推出數字貨幣的銀行機構,但摩根大通還是實力詮釋了什么叫“你爸爸還是你爸爸”。
區塊鏈成了巨頭鞏固地位的工具
杰米·戴蒙一直是幣圈公認的心口不一的老狐貍,像一邊唱衰比特幣是騙局,一邊瘋狂購入比特幣ETN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了。2015年,戴蒙還在以政府為幌子拉踩加密貨幣的時候,摩根大通早就已經跑步入局區塊鏈了。
2013年,JPMorgan先后175次向美國專利局申請“比特幣替代品”專利;2015年初,他們開始招聘加密貨幣專家、加入區塊鏈聯盟R3CEV;2016年2月,摩根大通參投數字資產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合作開展區塊鏈實驗項目;隨后推出分布式賬本原型Juno;2016年年度Sibos會議上他們首次推出了企業級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平臺Quorum。
Quorum是一個專門為金融用例設計的、以企業為中心的、經過許可的區塊鏈基礎架構,上述已經提到JPMcoin就是基于此架構開發的。它基于以太坊Golang版本開發,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它并無新意,只是對以太坊進行了少量的修改,在其中添加了對交易與合約的隱私保護,利用智能合約框架對私有交易數據進行隔離,同時增加節點的許可管理,只有經過授權的節點才能夠加入該區塊鏈,另外Quorum還將以太坊原有的POW機制調整為了效率更快的基于Raft的共識機制。而這一切的改進實際上都是為了使其更加適合金融服務的場景。
2017年10月,摩根大通又基于Quorum建立了國際銀行間信息共享平臺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以解決付款延遲和跨境支付合規性等問題。去年9月,該網絡由最初的澳新銀行和加拿大皇家銀行擴展到了包括愛爾蘭聯合銀行、非洲商業銀行和桑坦德銀行等大型國際銀行在內的75家合作伙伴,到今年1月份,IIN的國際成員已經達到了157家。
去年11月還傳出了摩根大通將剝離Quorum為獨立公司的消息,發言人稱此舉的目的是使Quorum平臺得到更廣泛的接受,換言之,摩根大通希望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能夠使用Quorum技術,而這一點對實現私有鏈之間的互通似乎十分有幫助。
看得出來,摩根大通對區塊鏈的投入已經不單純只是想通過這項技術優化業務流程這么簡單了,結合JPMcoin項目流露出的野心,無論你愿不愿意相信,區塊鏈顯然已經成為了這間華爾街巨頭鞏固江湖地位的工具。
而除了摩根大通之外,谷歌、微軟、高盛、阿里、百度、PayPal,一應巨頭企業無論是為了搶占賽道還是完善企業生態,開始加速布局區塊鏈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以去中心化為靈魂的區塊鏈掙扎十年,終于走上了以服務于中心化機構為使命的道路?
從部落的退化到國家的出現,人類數千年來的歷史就是不斷中心化的過程,而技術的發展與落實大概也難逃此命運。
信仰與現實并存,區塊鏈世界終將割裂
被挖去了去中心化內核的區塊鏈還能被稱之為是區塊鏈嗎?當這個問題發生在諸如EOS之類的公鏈身上時,我們會覺得別扭,既然高效率要以犧牲去中心化為代價,25.6萬TPS的某寶不是更好的選擇嗎?但當這件事發生在JPMcoin身上時,局面也許會一下子豁然開朗,我們不能接受的不是信仰的缺失,而是打著自由主義旗號收割韭菜的行為。所以,披著去中心化外衣的中心化公鏈在未來或許難逃一死,但有資本加身、實用性更強的企業級區塊鏈項目的前景不可謂不光明。
客觀來講技術本身是沒有立場的,一切關乎信仰意義的命題都是使用者賦予的,加密朋克擁護理想,實用主義自然效率至上。讓傳統金融世界的既得利益者們去擁抱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了,他們指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鞏固自己的寡頭地位還來不及呢。所以當現實世界的技術推動者形成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派,那么區塊鏈的應用場景自然也會自此分裂。
此后,科技圈的密碼朋克們將繼續為了信仰而戰,追求效率的偉大銀行家們將帶著區塊鏈邁入巨頭壟斷的商業社會。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像摩根大通這樣的機構的投入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確實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只是每當午夜夢回,銀行家們大概依舊無法理解密碼朋克們內心的悲哀,密碼朋克們也將繼續對缺乏信仰的私有鏈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