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澳本聰針對XRP發布了多條推文,中心意思是:XRP是加密領域最大的騙局。拋開對澳本聰這個人的好惡感,在看了他的推文內容后,我所理解的他的依據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美國SEC的監管。前兩天,美國SEC對兩家ICO企業Airfox和Paragon發起了處罰,罰款25萬美元,兩家企業將其ICO代幣注冊為證券并退還投資者資金。SEC處罰的依據是發行未注冊的證券。如果按照SEC的規則,XRP也是屬于證券。澳本聰認為,XRP接下來很大可能會面臨SEC的監管。
二是來自銀行的不確定性。在9月底的時候,Ripple官網進行了一次更新,Ripple解決跨境支付的方案發生了一些變化。XRP是加密領域最大的騙局?之前的三種方案變成了兩種訪問級別,這兩種訪問級別都可以通過XRP立即解決交易。未來Ripple的跨境支付方案會是這樣:一端以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付款,轉換成對應的XRP后發送到另一端,另一端再將XRP轉換成對應的墨西哥元、菲律賓比索、泰銖等貨幣,完成跨境支付。
意味著,未來XRP將會在跨境支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問題是,XRP是一家民營企業發出的代幣,且非常集中。銀行敢不敢大膽地大規模使用XRP進行跨境支付?站在投資的角度看,一個能夠被大規模使用且能產生利潤的數字貨幣無疑是一個完美的投資選擇。
所以,在近期幣市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在越來越多的銀行和支付機構采用Ripple的跨境支付方案的情況下,XRP幾乎走出了獨立行情。同樣從投資的角度看,代幣的集中和發行的中心化不完全是值不值得投資的判斷標準之一。
在股市,新股上市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股份是集中在投資方和公司高管手上的,但看好的依然看好。我們之所以認為集中的代幣不是好的代幣,那是因為經歷了太多被項目方砸盤跑路的事情。砸盤跑路的項目方代幣都很集中,但不意味著代幣集中的項目方就一定會砸盤跑路。
再說銀行與監管。在與Ripple合作的銀行中,不乏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美國大通銀行、PNC這些美國本土的中大型銀行。這些銀行在考慮和Ripple合作的時候,會想不到Ripple可能面臨監管的問題嗎?在Ripple面臨監管風險的時候,這些使用Ripple跨境支付方案的銀行在得到便利之后,會不會成為Ripple擺脫風險的助力呢?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投資永遠是一件風險與收益共存的事情,在我看來,XRP面臨的風險遠小于其他山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