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稱為“區塊鏈元年”,眾多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在追捧這個風口。8月5日召開的“首屆中國區塊鏈媒體社會責任論壇”上一組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到至今,新增加的區塊鏈媒體和自媒體高達485家,平均每天都會有一家區塊鏈媒體誕生,大有文藝復興時代百花齊放的態勢。
當然,區塊鏈這把火燒的旺,是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和吹捧的。繼李笑來錄音事件成為媒體蹭熱點談資最佳對象后,最近又有新聞爆出韭菜財經因以韭菜之名打造了一個區塊鏈媒體平臺而受到關注,媒體這場戲看來是越演越精彩了。
區塊鏈媒體野蠻生長,孰是孰非?
在媒體這個行業,新聞消息是有限的,各大自媒體人還要拼時效和行文角度,自然沒有時間去沉淀創新,于是我們看到其中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不在少數。
今年2月21日,鈦媒體、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在朋友圈怒懟金色財經侵權鏈得得獨家文章,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趙何娟稱金色財經不止一次抄襲自家平臺文章,并貼出多組圖片證明。這種剽竊他人文章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創作者的權益,將別人的“心血”毀于一旦,缺乏作為媒體人的基本道德。連金色財經這種比較知名的區塊鏈媒體平臺都涉嫌“拿來主義”,其他小媒體更不必多說。
當然區塊鏈媒體野蠻生長,這種抄襲亂象還只是其一。作為一個新風口,市場上從來不缺乏惡意炒作,從中獲利之人。
眾所周知,目前區塊鏈技術還在發展階段,很多商業模式并不完備,各個項目不夠成熟。但有些媒體片面夸大,惡意炒作、歪曲事實,借區塊鏈的“殼子”施行傳銷騙局和炒幣陷阱,把區塊鏈當成圈錢的工具。在利益的誘惑下,不少投資人趨之若鶩,盲目跟風,結果發現被騙后悔之莫及。
前段時間洞心駭耳的“一天募集十億的太空鏈欺詐案”,就是典型的惡意炒作。太空鏈項目團隊在私募白皮書中嚴重造假,利用白皮書進行虛假、夸大宣傳,來達到哄抬自身身價的目的,導致不少投資人深受其害,成了被割的韭菜。
我們知道,區塊鏈只有在媒體的推動下才會真正走到大眾眼前,讓更多人去了解和關注這個能夠帶給產業變革的新事物。但如今媒體普遍價值觀混亂,互相抄襲現象嚴重,在專業度上有些媒體甚至對消息來源不能做到有效的辨別,斷章取義,講述不實報道,為廣大創業者、投資人傳達出錯誤信息,也為區塊鏈媒體行業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亂象之下,媒體還有更多未解難題
在這些亂象之下,區塊鏈媒體公信力迅速下降,投資者也趨于冷靜。據IT桔子數據顯示,區塊鏈媒體里尚未獲得投資的比例占據50.31%,獲天使輪融資的比例占據25.16%,獲A輪融資的更少,僅為8.81%。隨著資本降溫,區塊鏈媒體前行的步伐逐漸放緩,再加上行業痛點逐漸顯露,區塊鏈媒體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
首先是人才稀缺。自今年以來,月薪3萬招聘記者、6萬招聘編輯諸如此類的高薪的招聘消息比比皆是,更是讓區塊鏈獲得了空前的關注。據BOSS直聘數據顯示,2018年前兩個月,區塊鏈相關人才的招聘需求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7倍。如此大量的需求,體現區塊鏈相關人才失衡嚴重。
其次,區塊鏈媒體井噴式增長,引發流量焦慮。由于區塊鏈領域剛剛興起,區塊鏈媒體大都也是新創企業,同時在當今僧多肉少的局面下,除了火星財經、韭菜財經等一些做平臺的區塊鏈媒體外,其他自媒體文章普遍閱讀量少,流量不足。據了解,一些頭部平臺,一篇文章閱讀量最多在1萬左右,而平常只有五、六千,相對比較,小平臺的文章閱讀量則僅有幾百。更有成立一年多的區塊鏈媒體,發展到現在卻只有一千多粉絲。在流量困擾下,大量媒體苦不堪言,這已經成為行業通病。
最關鍵的,是區塊鏈媒體還沒有真正摸索出一條可靠的盈利模式。和其他媒體行業一樣,廣告費是區塊鏈媒體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在當今區塊鏈媒體行業普遍缺少流量的情況下,其廣告費用也隨之減少,導致收入甚微。
在這些問題影響下,區塊鏈媒體目前發展形勢嚴峻,并不像表面那么光鮮。據清博指數顯示,通過對600多個區塊鏈公眾號進行統計,2月到7月未更文的賬號分別為311個、226個、258個、276個、260個和263個,可見區塊鏈自媒體停更越來越多,已有不少媒體選擇退出或轉型。有業內相關人士認為,區塊鏈媒體已經進入“死亡潮”。
不過亂世之中出英雄,在這種情況下,抱團取暖或許更能有利的度過寒冬。在巴比特、火星財經和最近大熱的韭菜財經等平臺上,也許能給自媒體們帶來一些啟示。
抱團取暖式救贖,能否成為自媒體救命良藥?
區塊鏈媒體野蠻生長下,荊棘叢生,生存現狀并不樂觀。但在各大平臺上,自媒體們似乎能找到不一樣的發展良機。
巴比特作為區塊鏈媒體行業最早的平臺,其內容風格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打法,目前巴比特網站分為資訊、視頻、和活動等垂直服務,向區塊鏈創業者、投資者提供底層基礎性信息與數據服務。最為關鍵的是,依靠其建立的區塊鏈、比特幣交流社區,巴比特吸引了不少用戶,受眾人群較為集中專業。
建立區塊鏈社區既能為用戶之間交流互動提供服務窗口,也有效的增加了用戶粘性。同時,社區的存在,更易于被用戶分享和傳播,帶來更多流量,可謂是利人利己。隨著用戶量的增長,平臺人員可以采取更多運營手段,這為巴比特之后的平臺內容擴張和發展奠定根深蒂固的基礎。
火星財經則注重對區塊鏈新人的培養,類似知識型平臺,平臺內容除了有數字貨幣行情、新幣動態外還囊括公開課和新手入門等服務,并提供獨立客觀的24小時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動態。此外火星財經的成功點在于自制的“王峰十問”現象級節目成功為行業所熟知。
“王峰十問”是一檔訪談類節目,由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親自主持,每一期都會請來商界名人參加訪談,談論區塊鏈相關熱點和未來趨勢變化等,因此火星財經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關注量,名聲鵲起。而且火星財經的人物、火星公開課等自制欄目也受到眾多用戶的喜愛,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韭菜財經與其他垂直類的區塊鏈媒體平臺不同,在平臺內容上,韭菜財經除了覆蓋“區塊鏈市場應用及數據”、“虛擬貨幣行情”等內容之外,還涉及“綜合理財新聞”和“金融科技創新”等財經資訊,平臺內容更加豐富,不僅僅做單一的區塊鏈媒體,也作為一個金融媒體全面發展。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幾乎所有區塊鏈媒體關注點都在區塊鏈較為單一內容上,造成內容多有重復,且產出量較少,從而使用戶的選擇性、觀看性大大降低。但韭菜財經通過金融信息全覆蓋,為未來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其內容的豐富,在流量方面也有所保障,也為區塊鏈媒體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思路。
總之,無論是巴比特的交流社區,還是火星財經的自制節目,亦或是韭菜財經的金融全覆蓋,三家平臺各有獨門“秘籍”,這正是它們的成功之處。突破創新、深耕獨創內容,走出平臺同質化的“死胡同”才是區塊鏈媒體的唯一出路,而不是描頭畫角,一味的模仿。
另一方面,在盈利模式上,眾多非一,做到“多樣化”。目前平臺僅僅依靠微薄的廣告收入,顯然不足以支持自身媒體未來的發展,再者因區塊鏈項目尚不成熟,盈利方面更是難以突破。不過巴比特、火星財經和韭菜財經將通過內容連接到金融產品開發,以及廣告和內容付費等多種模式來為媒體帶來收益。而且,它們還會通過廣告分成、原創激勵等方式吸引更多區塊鏈方面的優秀人才,一起參與到平臺建設當中,合作共贏,為平臺盈利探索出了有效可行方針。
一言蔽之,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媒體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經歷野蠻生長進入寒潮期后,也預示著區塊鏈媒體正在逐漸走向成熟。不過客觀來講,雖然目前巴比特、火星財經和韭菜財經等媒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區塊鏈技術并不成熟、應用落地還未解決之時,區塊鏈媒體未來之路還尚不明晰,相信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優秀媒體加入到區塊鏈的浪潮當中,驚濤駭浪之下誰能先到達彼岸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