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10周年,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技術?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9-12 08:59:32 本文摘自:世界經理人

自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以來,區塊鏈已經走過了十周年。近年來,“區塊鏈”這個詞熱度空前,爭議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我們嘗試對可查的研究進展進行事實層面上的辯析。

(一)區塊鏈的中國國際影響力初顯,國內反思和質疑的聲音增多

通過對6大國際書報期刊數據庫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8327篇國際報刊、期刊、學位論文英文標題和摘要的語言分析,對比CNKI的1981篇中文文獻標題和摘要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內和國外對區塊鏈關注重點的變化情況①。

從國外文獻英文標題和摘要分析看,2015年至2017年關注的重心主要是區塊鏈對金融服務和銀行、商業的影響,以及區塊鏈與其他前沿技術如物聯網等的結合等。到2018年,中國卻瞬間成了國際區塊鏈關注的焦點,僅次于中國的焦點是紐約。國內對區塊鏈的普遍關注開始于2015年,和國際文獻所顯示的相似,2015年至2016年主要關注的是金融和貨幣創新,金融與互聯網等。進入2017年后開始廣泛與不同領域結合。但從2018年開始,對區塊鏈概念炒作的質疑和反思開始越來越多,主要涉及到數字貨幣泡沫、監管等問題。總體來看,中國開始廣泛關注區塊鏈可能引發的問題,國外開始關注中國的區塊鏈狀況。同時,與國外持續關注區塊鏈與貨幣之間的話題相比,國內更關注區塊鏈本身的廣泛應用。

(二)國內約42%“區塊鏈”公司是最近一年注冊的,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廣州市

據2018年3月24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庫顯示,當前公司名字中含有“區塊鏈”關鍵詞的公司共有1608家(其中深圳可查相關公司數為206家,實際數量更多),其中42%為2017年新注冊公司。總體隨機抽樣10%顯示,這一千余家區塊鏈企業中,87%為區塊鏈技術相關科技公司,13%為金融服務公司。其中深圳市最多,至少有206家(查詢系統可顯示數據上限),占全國13%、其中至少48%是最近1年內新注冊的。廣州92家,占全國5.7%,其中81家是最近1年內注冊的。緊隨廣州市的是貴州省共計86家,其中93%最近1年內注冊。浙江省64家,其中78%最近1年內注冊。北京、山東、江蘇分別為53、44和41家,最近1年內注冊的企業數占比依次為54%,80%和78%。

(三)當前各國對區塊鏈關注主要集中在加密貨幣問題上

根據《華爾街見聞》的相關報道,美國、歐盟正在加快推進立法,加強加密貨幣反洗錢監管。日本已經發放了比特幣(加密貨幣)交易所牌照,并開始推動監管相關政策。2018年3月2日,日本金融大臣麻生太郎向媒體表示歡迎虛擬貨幣(加密貨幣)交易機構向政府提出認證申請,日本政府也將加強相關方面的安全監管。韓國從2018年1月30日開始要求數字貨幣交易中使用實名制進行交易,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數字貨幣進行違法交易。德國已經出臺征稅文件,并承認比特幣與法幣享有同等地位。英、法、澳都在積極開展加快加密貨幣監控的相關研究和立法工作。巴西目前不承認加密貨幣為金融資產,委內瑞拉已于2018年2月20日開始推行“石油幣”,在努力探尋本國法幣體系崩潰后的新出路。

二、區塊鏈市場應用綜述

我們在本文第一部分對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的區塊鏈大數據進行總體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對近3年來區塊鏈國際文獻進行了研讀,找出了與區塊鏈應用密切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180篇(不包含比特幣及加密貨幣的研究)。其中谷歌學術100篇、IEEEXplore數據庫30篇,AISeL(AIS Electronic Library)數據庫50篇。在微觀層面上,通過文獻綜述發現最近三年對區塊鏈的應用研究主要涉及到6個領域,分別是金融、信息管理、娛樂與傳播、政府、電商市場和供應鏈等領域。其中金融占34%,數字檔案管理研究占25%,供應鏈與區塊鏈研究占23%,這三類占了區塊鏈市場應用研究的82%。

(一)金融領域當前市場研究熱點是支付問題,目前還看不到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

 

金融領域始終是區塊鏈研究最多的領域(除比特幣外)。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集中在支付領域。支付行業可以被視為區塊鏈上創新的中心。銀行過去被稱為“值得信賴的中間人”,這種商業模式正受到區塊鏈加密貨幣的威脅。因此,許多銀行都開始投資區塊鏈的相關研究。傳統銀行昂貴的費用和緩慢的交易過程困擾著消費者。同時,在欠發達國家,相當大比例的人口是沒有或僅能獲得有限的銀行服務的。支付行業的區塊鏈正被越來越多人看好認為是未來實時支付的解決方案,因為區塊鏈可以實現不需要銀行和中間人的點對點交易,這意味著存在實現高速運行的、較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的可能性。

另外,區塊鏈可以解決無銀行賬戶的客戶問題,并允許他們幾乎零成本參與金融活動,當然這對監管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對金融業本身來說也存在巨大的潛力市場。總之,區塊鏈支持無需中央第三方支付,并使其快速便宜。目標用戶一般是銀行客戶和電子支付用戶。表1是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各有優缺點,但還看不到相互替代的可能。

表1 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

資料來源:部分參考Subramanian, Hemang.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Based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61.1(2018):pp78-84.

(二)數字檔案管理應用前景廣闊

在數字檔案管理方面,區塊鏈的不變性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它提供了一種廉價和安全的方式來存儲信息,同時將所有權和控制權還給用戶。它還允許存儲更精確的數據,以保護和防篡改。在數字檔案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應用前景。

一是醫療保健行業。使用區塊鏈(例如私鏈技術),患者可以自由安全地擁有,控制和共享他們的數據,而不會冒著侵犯他們隱私的風險。這樣的系統可以提高醫療保健智能系統通過給所有相應的人員訪問他們需要的確切數據,同時保持患者數據的私密性。 二是保險行業。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作為一種對等分布式的數據記錄方式,能讓保險公司更精準的掌握消費者的數據,從而可以設計更貼近市場的保險產品,進行更準確的風險和補償收益評估。三是檔案保密和防篡改。基于區塊鏈的檔案保密和防篡改技術不需要依托政府來完成這類工作,可以通過分布式平臺實現。這個應用前景不僅僅是在個人檔案的管理上,在其他檔案領域也存在廣泛的應用。如政府文件傳遞和機要通信等。 四是數字身份。數字身份的區塊鏈化,將帶來更多面向新的消費需求的創新產品和服務。

(三)娛樂、傳播與知識產權方面潛力巨大

在過去二十年中,全球娛樂和傳播行業經歷了多次變革。隨著區塊鏈的引入,它可能會經歷另一次巨變。受眾們將能夠直接支持他們欣賞的藝術家或記者,同時匿名且免受審查。一是數字藝術與版權方面區塊鏈應用需求強烈。區塊鏈對維護數字化的版權方面優勢明顯。二是新聞專業主義和獨立性可以得到保護。由于區塊鏈的不變性和加密特性,發布在其上的文章可抵制利益集團的干擾和刪除修改的壓力,同時保留讀者和記者同時匿名。基于區塊鏈的付費機制,也可能是繼付費墻模式之后全新的媒體發展新希望。

(四)電商物流領域目前已有較多案例和實際應用場景

文獻分析表明,電商物流業是當前區塊鏈應用活躍場景之一。首先,基于區塊鏈,傳統物流業可以獲取更充分的信息將交易費用降到最低,消除市場限制,并為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物流產品提供了新的途徑。其次,涉及電商領域的研究也比較廣泛,涉及的內容主要圍繞如何通過區塊鏈打破像亞馬遜、Ebay等大型電商對市場的擠占等。同時,區塊鏈技術用于打假和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的論文也比較受關注。智能合約和分布式賬本可以幫助消費者有更多的產品知情權和監督權,能確保產品更大程度的安全與可靠。

(五)當前區塊鏈的市場化應用必須克服三大挑戰:技術,制度和人力

通過研究文獻比較,我們還發現當前區塊鏈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交易時延技術瓶頸。依照現在的技術,在區塊鏈(例如比特幣)上執行第一筆交易,消費者首先需要下載整套現有區塊鏈并在執行交易之前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這個交易過程按當前的技術是極其復雜的,對消費者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沒有人愿意花幾個小時去等待一次交易完成。二是制度問題。我國以及其他絕大部分國家在積極推廣可控區塊鏈應用的同時,對民間區塊鏈項目,例如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交易仍然謹慎。三是人力問題。目前區塊鏈的從業人才非常缺乏,制約區塊鏈的市場化發展。

三、區塊鏈的核心驅動力與“去中心化三元悖論”

(一)區塊鏈與四次工業革命

類似目前關于區塊鏈的輿論語境,已經把區塊鏈抬到了歷史性的地位,并且有不少國內外權威人士認為這是一場工業革命級別的技術革命。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一至四次工業革命進行了對比分析(表2)。

 

第一至四次工業革命與驅動的核心力量

 

表2 第一至四次工業革命與驅動的核心力量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主要是熱力和電力的較量。隨著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和基于電子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線的大力發展,第三次工業時期主要突出的是系統集成化力量。這個時期的工廠生產鏈條可以全球化配置,在控制核心的集成能力的前提下,基于全球的物流系統能使得生產的零部件成本最優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系統集成化發展的基礎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即時信息交互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集成化的數據鏈能夠通過網絡匯聚,從而對數據的處理能力“計算力”成為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核心變量。機器人、基因技術、大數據、云計算、萬物互聯與物聯網、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這些新鮮詞匯堆砌起來的各種第四次工業革命場景,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重要特征,與計算力密切相關。

(二)計算力是區塊鏈的核心驅動力

對比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源和工業驅動力,區塊鏈所依托的技術依然是計算力,屬于數字驅動的工業模式之一,并沒有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變量存在根本性的區別(表2)。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對計算力需求的幾何級數增長,對推動數字驅動型產業不斷進行升級是可以明確預見的。但是區塊鏈會對生產力帶來多大的影響?形成多少創新?發展方向會走向何方?依然需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市場需求和各類社會生產主體去推動和碰撞。況且,當前的區塊鏈信息不可篡改性是建立在難以做到對區塊鏈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進行同時控制的基礎上的。但隨著計算力的發展,例如量子計算的突破,這一區塊鏈的核心理論假設將不復存在。因此區塊鏈的思想性會持續得到充實,但區塊鏈當前所依托的技術仍然在不斷演變中,站在未來的視角看,是一種過渡性的技術。

(三)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三元悖論

“去中心化”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已在過去十年中被不斷強調。但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我們發現依然存在一個三元悖論(圖1):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設計中,立足于現有的計算能力限制,安全性、低成本、易用性三者只能兼顧其二。

在中本聰2008年的論文中就提出了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脫離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機構,構建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架構。理想的區塊鏈是需要系統中參與計算節點共同維護的。這就會引發一個問題,在參與者計算力能力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區塊鏈低成本、高安全性和易用性?要解決這些問題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請服務商(中介)進行委托管理,或者直接使用區塊鏈服務商的平臺。因此,在區塊鏈參與個體計算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會轉變成“去中介化”的問題。而在國家層面上,政策落腳點是在區塊鏈平臺還是在區塊鏈本身?例如區塊鏈技術標準等,依然需要時間觀察。

 

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在的三元悖論

 

圖1 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在的三元悖論

四、去中心化趨勢下將面臨的三個問題

(一)區塊鏈的信用機制存在局限

鏈式信用結構存在局限。我們基于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的個體違約風險系數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個體違約風險系數不僅僅是取決于過去的歷史信用交易記錄,還有選擇違約帶來的收益。如果獲取的利益遠大于違約受到的懲罰,那么選擇違約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簡言之,人的信用行為不僅僅取決于過去,更取決于未來。區塊鏈技術并沒有算法能解決這個人性的問題。

區塊鏈的鏈式線性交易記錄只能降低違約的風險,但不能從根本上防止違約現象出現。換句話說,基于歷史數據的信任機制無法保證未來是否違約。當違約的誘惑足夠大的時候,區塊鏈是不具備約束作用的。但中心化的傳統權威機制(如政府等)在這方面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傳統權威機制在當代社會還難以被替代。

(二)人在數字化進程中的數字資源化

索羅斯在2018冬季達沃斯論壇指出,Facebook如果按現在的擴張速度,理論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覆蓋全球絕大部分的受眾。這意味著其在橫向上的擴張很快就要到極限了。那么對人縱向資源的挖掘就會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這一過程就是人的數字資源化。人與數字的融合使得人本身成為了未來最珍貴的“礦產”資源,近來引發全球關注的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丑聞已經敲響了警鐘。這其中更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在去中心化和信息個人化的趨勢中,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數字定制服務實際上形成了對個體投其所好的算法機制。這在強化了個人信息偏好的同時也會加深個體的偏見。長期的信息定制服務會使人陷入單一信息環境,這個過程容易使受眾陷入數字依賴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各類機構的數字資源,我們稱之為“新礦產”。因此我國當前大規模打擊低俗APP移動客戶端,有著長遠的深意。

(三)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問題已無法回避,人的數字價值需重新評估

如果人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數字化的資源,那么個人的隱私還僅僅是“人身權”嗎? 人的數字化,各大公司將個人隱私轉化為了持續挖掘的數字財富,已經是公開的事實。那么我們是否還應該回避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呢?

基于當前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點對點的個人信息體系,與個人信息的“透明”是密切相關的。沒有分布式的公開賬簿對個體信息的透明分析展示,就不存在去中心化的信用機制。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信用是以個人信息的透明化為前提的。

人身權與財產權共同構成了民法中的兩大類基本民事權利。個人隱私屬于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

人身權界定下的個人隱私權利最大的問題是難以進行金錢價值計算。通俗講就是,個人的數字化隱私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問題之所以要正視,因為如果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得不到保護,那么其價值就只能被動地被各種數據服務企業或第三方機構零成本掠奪。數字化時代與以往任何時代都不同的重要特征是,可量化和切割的個人價值越來越多。在此大背景的前提下,個人隱私的財產權邊界變得尤為重要。隱私物權屬性的邊界是數字文明的開端,不遵守隱私邊界,個人利益的保障將難以實現。

五、對我國區塊鏈監管的相關建議

我國在區塊鏈技術監管方面事實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區塊鏈的研究工作起步早、介入及時,也是事實上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我國是目前全球少數幾個能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架構層次上提出與時俱進的發展標準和監管要求的國家。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越來越多,除了技術層面的監管,法律和政策等制度層面的監管也變得越來越迫切。我們的建議主要有5個方面。

(一)建立對區塊鏈用戶 ——中介平臺的連帶責任監管體系

雖然參與區塊鏈交易的主體用戶用的都是虛假名稱和身份,但由于區塊鏈分布式賬簿的透明性,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政府執法和監管部門依然能夠有效識別依賴區塊鏈參與可疑交易人員的能力。建立對區塊鏈用戶的監管體系,政府可以保留追究在區塊鏈上進行買賣雙方的責任。例如利用區塊鏈網絡進行的賭博、販毒等行為。區塊鏈的匿名性和去中心特性存在 “刺激”更多不法交易需求用戶的特征。因此同時從犯罪需求、供給和平臺三方建立連帶責任體系,才能真正對區塊鏈平臺的不法行為進行有效的威懾。

(二)對區塊鏈信息傳播的監管

由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普通大眾對區塊鏈服務和產品好壞的判別是有挑戰的。政府應該考慮加強對區塊鏈信息傳播的監管,防范各種不法機構通過購買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網絡推送服務等方式實施區塊鏈詐騙行為。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采取相關措施來處理有害信息的傳播。例如歐盟最新通過的個人隱私保護法案《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Facebook和Twitter對社交網絡內容進行的審查等。

(三)加強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監管

如之前所述,當前基于區塊鏈的網絡是依賴于互聯網的數據交互發展的,并在TCP / IP協議之上運行。這為在國家不直接參與區塊鏈監管的前提下,實現對區塊鏈有效的監管提供了抓手。政府可以通過對ISP提出相關要求,制定相關政策,就可以有效控制區塊鏈業務的進出,實現對全國區塊鏈業務不同維度的監管和控制。對ISP的監管可能會影響區塊鏈的網絡響應速度和應用程序使用的穩定程度。這其中有一個區塊鏈中介平臺、ISP和政府之間的磨合和制度博弈過程,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

(四)對硬件制造商的監管

如前文所述,區塊鏈的應用與計算力密切相關。除算法外,區塊鏈依賴的計算力與硬件密切相連。對硬件制造商監管的意義在于,不論區塊鏈將來向何方向發展,其依賴的硬件是無法脫離政府和現實法律管轄的。對涉及區塊鏈相關硬件制造商提出配合監管的相關制造和設計要求是有先例可循的。例如,美國《國土安全和愛國者法案(2002)》等都對產品制造商提出了明確的監管要求。同理,在區塊鏈應用領域明確對區塊鏈涉及的硬件制造商提出監管要求也是可以考慮的。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就做過類似的嘗試,要求所有支持加密功能的設備制造商都加入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設計的芯片。但由于技術兼容性以及成本、市場效益等諸多問題最終放棄了這一嘗試。在以密碼為基礎的區塊鏈時代,這種方法是否有效還需要進一論證,但這是值得考慮的政策方向。

(五)對區塊鏈市場的監管

一方面,傳統的市場監管手段依然是有效的。區塊鏈市場的運行依然是遵循著市場經濟規律的。例如,必須有足夠的加密貨幣來支付維持智能合約的維護成本。隨著區塊鏈的不斷增長和發展,與區塊鏈的每一次互動最終都是一種經濟交易,參與網絡的每一方都扮演著經濟角色。區塊鏈運營的成本會影響網絡參與者的行為,包括礦工、部署智能合約的軟件開發商和用戶。區塊鏈的這些運營特征并沒有超出傳統市場規律的范疇。基于此,常用的市場監管手段依然是可以在區塊鏈領域進行實施的。例如通過調整存儲數據或執行智能合約的成本,政府可以對整個區塊鏈生態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政府還可以通過影響區塊鏈原生數字貨幣在二級市場上的價值來影響區塊鏈上執行交易的價格。從目前看,政府是否有必要這么做還有待研究,但是政府使用這種方法是可以對擬監管的區塊鏈對象構成威懾的,甚至可以通過影響收益結構直接影響區塊鏈協議的調整和演變方向。

鑒于區塊鏈技術仍然處于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本文所討論的監管方法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當前階段,區塊鏈系統并不如各類中介平臺所宣稱的那樣“去中心化”。政府是可以通過影響軟件開發商、硬件制造商,監管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和相關中介機構運營,實現有效監管的。同時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對區塊鏈的監管和其他網絡監管一樣,是一個持續動態博弈過程。例如,為阻止網絡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活動,盡管各國政府竭盡全力對互聯網內容進行審查,但政府是無法消除其問題的,而只能盡可能減少。同樣,政府也無法阻止基于區塊鏈網絡的所有非法活動,監管本身也是區塊鏈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問題與監管的互動,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關鍵字:技術

本文摘自:世界經理人

x 區塊鏈10周年,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技術?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10周年,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技術?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9-12 08:59:32 本文摘自:世界經理人

自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以來,區塊鏈已經走過了十周年。近年來,“區塊鏈”這個詞熱度空前,爭議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我們嘗試對可查的研究進展進行事實層面上的辯析。

(一)區塊鏈的中國國際影響力初顯,國內反思和質疑的聲音增多

通過對6大國際書報期刊數據庫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8327篇國際報刊、期刊、學位論文英文標題和摘要的語言分析,對比CNKI的1981篇中文文獻標題和摘要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內和國外對區塊鏈關注重點的變化情況①。

從國外文獻英文標題和摘要分析看,2015年至2017年關注的重心主要是區塊鏈對金融服務和銀行、商業的影響,以及區塊鏈與其他前沿技術如物聯網等的結合等。到2018年,中國卻瞬間成了國際區塊鏈關注的焦點,僅次于中國的焦點是紐約。國內對區塊鏈的普遍關注開始于2015年,和國際文獻所顯示的相似,2015年至2016年主要關注的是金融和貨幣創新,金融與互聯網等。進入2017年后開始廣泛與不同領域結合。但從2018年開始,對區塊鏈概念炒作的質疑和反思開始越來越多,主要涉及到數字貨幣泡沫、監管等問題。總體來看,中國開始廣泛關注區塊鏈可能引發的問題,國外開始關注中國的區塊鏈狀況。同時,與國外持續關注區塊鏈與貨幣之間的話題相比,國內更關注區塊鏈本身的廣泛應用。

(二)國內約42%“區塊鏈”公司是最近一年注冊的,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廣州市

據2018年3月24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庫顯示,當前公司名字中含有“區塊鏈”關鍵詞的公司共有1608家(其中深圳可查相關公司數為206家,實際數量更多),其中42%為2017年新注冊公司。總體隨機抽樣10%顯示,這一千余家區塊鏈企業中,87%為區塊鏈技術相關科技公司,13%為金融服務公司。其中深圳市最多,至少有206家(查詢系統可顯示數據上限),占全國13%、其中至少48%是最近1年內新注冊的。廣州92家,占全國5.7%,其中81家是最近1年內注冊的。緊隨廣州市的是貴州省共計86家,其中93%最近1年內注冊。浙江省64家,其中78%最近1年內注冊。北京、山東、江蘇分別為53、44和41家,最近1年內注冊的企業數占比依次為54%,80%和78%。

(三)當前各國對區塊鏈關注主要集中在加密貨幣問題上

根據《華爾街見聞》的相關報道,美國、歐盟正在加快推進立法,加強加密貨幣反洗錢監管。日本已經發放了比特幣(加密貨幣)交易所牌照,并開始推動監管相關政策。2018年3月2日,日本金融大臣麻生太郎向媒體表示歡迎虛擬貨幣(加密貨幣)交易機構向政府提出認證申請,日本政府也將加強相關方面的安全監管。韓國從2018年1月30日開始要求數字貨幣交易中使用實名制進行交易,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數字貨幣進行違法交易。德國已經出臺征稅文件,并承認比特幣與法幣享有同等地位。英、法、澳都在積極開展加快加密貨幣監控的相關研究和立法工作。巴西目前不承認加密貨幣為金融資產,委內瑞拉已于2018年2月20日開始推行“石油幣”,在努力探尋本國法幣體系崩潰后的新出路。

二、區塊鏈市場應用綜述

我們在本文第一部分對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的區塊鏈大數據進行總體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對近3年來區塊鏈國際文獻進行了研讀,找出了與區塊鏈應用密切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180篇(不包含比特幣及加密貨幣的研究)。其中谷歌學術100篇、IEEEXplore數據庫30篇,AISeL(AIS Electronic Library)數據庫50篇。在微觀層面上,通過文獻綜述發現最近三年對區塊鏈的應用研究主要涉及到6個領域,分別是金融、信息管理、娛樂與傳播、政府、電商市場和供應鏈等領域。其中金融占34%,數字檔案管理研究占25%,供應鏈與區塊鏈研究占23%,這三類占了區塊鏈市場應用研究的82%。

(一)金融領域當前市場研究熱點是支付問題,目前還看不到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

 

金融領域始終是區塊鏈研究最多的領域(除比特幣外)。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集中在支付領域。支付行業可以被視為區塊鏈上創新的中心。銀行過去被稱為“值得信賴的中間人”,這種商業模式正受到區塊鏈加密貨幣的威脅。因此,許多銀行都開始投資區塊鏈的相關研究。傳統銀行昂貴的費用和緩慢的交易過程困擾著消費者。同時,在欠發達國家,相當大比例的人口是沒有或僅能獲得有限的銀行服務的。支付行業的區塊鏈正被越來越多人看好認為是未來實時支付的解決方案,因為區塊鏈可以實現不需要銀行和中間人的點對點交易,這意味著存在實現高速運行的、較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的可能性。

另外,區塊鏈可以解決無銀行賬戶的客戶問題,并允許他們幾乎零成本參與金融活動,當然這對監管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對金融業本身來說也存在巨大的潛力市場。總之,區塊鏈支持無需中央第三方支付,并使其快速便宜。目標用戶一般是銀行客戶和電子支付用戶。表1是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各有優缺點,但還看不到相互替代的可能。

表1 傳統電子支付和去中心化電子支付的對比

資料來源:部分參考Subramanian, Hemang.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Based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61.1(2018):pp78-84.

(二)數字檔案管理應用前景廣闊

在數字檔案管理方面,區塊鏈的不變性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它提供了一種廉價和安全的方式來存儲信息,同時將所有權和控制權還給用戶。它還允許存儲更精確的數據,以保護和防篡改。在數字檔案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應用前景。

一是醫療保健行業。使用區塊鏈(例如私鏈技術),患者可以自由安全地擁有,控制和共享他們的數據,而不會冒著侵犯他們隱私的風險。這樣的系統可以提高醫療保健智能系統通過給所有相應的人員訪問他們需要的確切數據,同時保持患者數據的私密性。 二是保險行業。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作為一種對等分布式的數據記錄方式,能讓保險公司更精準的掌握消費者的數據,從而可以設計更貼近市場的保險產品,進行更準確的風險和補償收益評估。三是檔案保密和防篡改。基于區塊鏈的檔案保密和防篡改技術不需要依托政府來完成這類工作,可以通過分布式平臺實現。這個應用前景不僅僅是在個人檔案的管理上,在其他檔案領域也存在廣泛的應用。如政府文件傳遞和機要通信等。 四是數字身份。數字身份的區塊鏈化,將帶來更多面向新的消費需求的創新產品和服務。

(三)娛樂、傳播與知識產權方面潛力巨大

在過去二十年中,全球娛樂和傳播行業經歷了多次變革。隨著區塊鏈的引入,它可能會經歷另一次巨變。受眾們將能夠直接支持他們欣賞的藝術家或記者,同時匿名且免受審查。一是數字藝術與版權方面區塊鏈應用需求強烈。區塊鏈對維護數字化的版權方面優勢明顯。二是新聞專業主義和獨立性可以得到保護。由于區塊鏈的不變性和加密特性,發布在其上的文章可抵制利益集團的干擾和刪除修改的壓力,同時保留讀者和記者同時匿名。基于區塊鏈的付費機制,也可能是繼付費墻模式之后全新的媒體發展新希望。

(四)電商物流領域目前已有較多案例和實際應用場景

文獻分析表明,電商物流業是當前區塊鏈應用活躍場景之一。首先,基于區塊鏈,傳統物流業可以獲取更充分的信息將交易費用降到最低,消除市場限制,并為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物流產品提供了新的途徑。其次,涉及電商領域的研究也比較廣泛,涉及的內容主要圍繞如何通過區塊鏈打破像亞馬遜、Ebay等大型電商對市場的擠占等。同時,區塊鏈技術用于打假和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的論文也比較受關注。智能合約和分布式賬本可以幫助消費者有更多的產品知情權和監督權,能確保產品更大程度的安全與可靠。

(五)當前區塊鏈的市場化應用必須克服三大挑戰:技術,制度和人力

通過研究文獻比較,我們還發現當前區塊鏈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交易時延技術瓶頸。依照現在的技術,在區塊鏈(例如比特幣)上執行第一筆交易,消費者首先需要下載整套現有區塊鏈并在執行交易之前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這個交易過程按當前的技術是極其復雜的,對消費者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沒有人愿意花幾個小時去等待一次交易完成。二是制度問題。我國以及其他絕大部分國家在積極推廣可控區塊鏈應用的同時,對民間區塊鏈項目,例如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交易仍然謹慎。三是人力問題。目前區塊鏈的從業人才非常缺乏,制約區塊鏈的市場化發展。

三、區塊鏈的核心驅動力與“去中心化三元悖論”

(一)區塊鏈與四次工業革命

類似目前關于區塊鏈的輿論語境,已經把區塊鏈抬到了歷史性的地位,并且有不少國內外權威人士認為這是一場工業革命級別的技術革命。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一至四次工業革命進行了對比分析(表2)。

 

第一至四次工業革命與驅動的核心力量

 

表2 第一至四次工業革命與驅動的核心力量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主要是熱力和電力的較量。隨著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和基于電子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線的大力發展,第三次工業時期主要突出的是系統集成化力量。這個時期的工廠生產鏈條可以全球化配置,在控制核心的集成能力的前提下,基于全球的物流系統能使得生產的零部件成本最優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系統集成化發展的基礎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即時信息交互技術的發展,使得各集成化的數據鏈能夠通過網絡匯聚,從而對數據的處理能力“計算力”成為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核心變量。機器人、基因技術、大數據、云計算、萬物互聯與物聯網、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這些新鮮詞匯堆砌起來的各種第四次工業革命場景,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重要特征,與計算力密切相關。

(二)計算力是區塊鏈的核心驅動力

對比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源和工業驅動力,區塊鏈所依托的技術依然是計算力,屬于數字驅動的工業模式之一,并沒有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變量存在根本性的區別(表2)。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對計算力需求的幾何級數增長,對推動數字驅動型產業不斷進行升級是可以明確預見的。但是區塊鏈會對生產力帶來多大的影響?形成多少創新?發展方向會走向何方?依然需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市場需求和各類社會生產主體去推動和碰撞。況且,當前的區塊鏈信息不可篡改性是建立在難以做到對區塊鏈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進行同時控制的基礎上的。但隨著計算力的發展,例如量子計算的突破,這一區塊鏈的核心理論假設將不復存在。因此區塊鏈的思想性會持續得到充實,但區塊鏈當前所依托的技術仍然在不斷演變中,站在未來的視角看,是一種過渡性的技術。

(三)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三元悖論

“去中心化”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已在過去十年中被不斷強調。但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我們發現依然存在一個三元悖論(圖1):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設計中,立足于現有的計算能力限制,安全性、低成本、易用性三者只能兼顧其二。

在中本聰2008年的論文中就提出了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脫離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機構,構建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架構。理想的區塊鏈是需要系統中參與計算節點共同維護的。這就會引發一個問題,在參與者計算力能力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區塊鏈低成本、高安全性和易用性?要解決這些問題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請服務商(中介)進行委托管理,或者直接使用區塊鏈服務商的平臺。因此,在區塊鏈參與個體計算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會轉變成“去中介化”的問題。而在國家層面上,政策落腳點是在區塊鏈平臺還是在區塊鏈本身?例如區塊鏈技術標準等,依然需要時間觀察。

 

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在的三元悖論

 

圖1 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在的三元悖論

四、去中心化趨勢下將面臨的三個問題

(一)區塊鏈的信用機制存在局限

鏈式信用結構存在局限。我們基于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的個體違約風險系數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個體違約風險系數不僅僅是取決于過去的歷史信用交易記錄,還有選擇違約帶來的收益。如果獲取的利益遠大于違約受到的懲罰,那么選擇違約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簡言之,人的信用行為不僅僅取決于過去,更取決于未來。區塊鏈技術并沒有算法能解決這個人性的問題。

區塊鏈的鏈式線性交易記錄只能降低違約的風險,但不能從根本上防止違約現象出現。換句話說,基于歷史數據的信任機制無法保證未來是否違約。當違約的誘惑足夠大的時候,區塊鏈是不具備約束作用的。但中心化的傳統權威機制(如政府等)在這方面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傳統權威機制在當代社會還難以被替代。

(二)人在數字化進程中的數字資源化

索羅斯在2018冬季達沃斯論壇指出,Facebook如果按現在的擴張速度,理論上用不了多久就能覆蓋全球絕大部分的受眾。這意味著其在橫向上的擴張很快就要到極限了。那么對人縱向資源的挖掘就會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這一過程就是人的數字資源化。人與數字的融合使得人本身成為了未來最珍貴的“礦產”資源,近來引發全球關注的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丑聞已經敲響了警鐘。這其中更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在去中心化和信息個人化的趨勢中,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數字定制服務實際上形成了對個體投其所好的算法機制。這在強化了個人信息偏好的同時也會加深個體的偏見。長期的信息定制服務會使人陷入單一信息環境,這個過程容易使受眾陷入數字依賴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各類機構的數字資源,我們稱之為“新礦產”。因此我國當前大規模打擊低俗APP移動客戶端,有著長遠的深意。

(三)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問題已無法回避,人的數字價值需重新評估

如果人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數字化的資源,那么個人的隱私還僅僅是“人身權”嗎? 人的數字化,各大公司將個人隱私轉化為了持續挖掘的數字財富,已經是公開的事實。那么我們是否還應該回避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呢?

基于當前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點對點的個人信息體系,與個人信息的“透明”是密切相關的。沒有分布式的公開賬簿對個體信息的透明分析展示,就不存在去中心化的信用機制。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信用是以個人信息的透明化為前提的。

人身權與財產權共同構成了民法中的兩大類基本民事權利。個人隱私屬于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

人身權界定下的個人隱私權利最大的問題是難以進行金錢價值計算。通俗講就是,個人的數字化隱私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問題之所以要正視,因為如果個人隱私的財產權屬性得不到保護,那么其價值就只能被動地被各種數據服務企業或第三方機構零成本掠奪。數字化時代與以往任何時代都不同的重要特征是,可量化和切割的個人價值越來越多。在此大背景的前提下,個人隱私的財產權邊界變得尤為重要。隱私物權屬性的邊界是數字文明的開端,不遵守隱私邊界,個人利益的保障將難以實現。

五、對我國區塊鏈監管的相關建議

我國在區塊鏈技術監管方面事實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區塊鏈的研究工作起步早、介入及時,也是事實上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我國是目前全球少數幾個能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架構層次上提出與時俱進的發展標準和監管要求的國家。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越來越多,除了技術層面的監管,法律和政策等制度層面的監管也變得越來越迫切。我們的建議主要有5個方面。

(一)建立對區塊鏈用戶 ——中介平臺的連帶責任監管體系

雖然參與區塊鏈交易的主體用戶用的都是虛假名稱和身份,但由于區塊鏈分布式賬簿的透明性,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政府執法和監管部門依然能夠有效識別依賴區塊鏈參與可疑交易人員的能力。建立對區塊鏈用戶的監管體系,政府可以保留追究在區塊鏈上進行買賣雙方的責任。例如利用區塊鏈網絡進行的賭博、販毒等行為。區塊鏈的匿名性和去中心特性存在 “刺激”更多不法交易需求用戶的特征。因此同時從犯罪需求、供給和平臺三方建立連帶責任體系,才能真正對區塊鏈平臺的不法行為進行有效的威懾。

(二)對區塊鏈信息傳播的監管

由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普通大眾對區塊鏈服務和產品好壞的判別是有挑戰的。政府應該考慮加強對區塊鏈信息傳播的監管,防范各種不法機構通過購買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網絡推送服務等方式實施區塊鏈詐騙行為。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采取相關措施來處理有害信息的傳播。例如歐盟最新通過的個人隱私保護法案《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Facebook和Twitter對社交網絡內容進行的審查等。

(三)加強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監管

如之前所述,當前基于區塊鏈的網絡是依賴于互聯網的數據交互發展的,并在TCP / IP協議之上運行。這為在國家不直接參與區塊鏈監管的前提下,實現對區塊鏈有效的監管提供了抓手。政府可以通過對ISP提出相關要求,制定相關政策,就可以有效控制區塊鏈業務的進出,實現對全國區塊鏈業務不同維度的監管和控制。對ISP的監管可能會影響區塊鏈的網絡響應速度和應用程序使用的穩定程度。這其中有一個區塊鏈中介平臺、ISP和政府之間的磨合和制度博弈過程,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

(四)對硬件制造商的監管

如前文所述,區塊鏈的應用與計算力密切相關。除算法外,區塊鏈依賴的計算力與硬件密切相連。對硬件制造商監管的意義在于,不論區塊鏈將來向何方向發展,其依賴的硬件是無法脫離政府和現實法律管轄的。對涉及區塊鏈相關硬件制造商提出配合監管的相關制造和設計要求是有先例可循的。例如,美國《國土安全和愛國者法案(2002)》等都對產品制造商提出了明確的監管要求。同理,在區塊鏈應用領域明確對區塊鏈涉及的硬件制造商提出監管要求也是可以考慮的。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就做過類似的嘗試,要求所有支持加密功能的設備制造商都加入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設計的芯片。但由于技術兼容性以及成本、市場效益等諸多問題最終放棄了這一嘗試。在以密碼為基礎的區塊鏈時代,這種方法是否有效還需要進一論證,但這是值得考慮的政策方向。

(五)對區塊鏈市場的監管

一方面,傳統的市場監管手段依然是有效的。區塊鏈市場的運行依然是遵循著市場經濟規律的。例如,必須有足夠的加密貨幣來支付維持智能合約的維護成本。隨著區塊鏈的不斷增長和發展,與區塊鏈的每一次互動最終都是一種經濟交易,參與網絡的每一方都扮演著經濟角色。區塊鏈運營的成本會影響網絡參與者的行為,包括礦工、部署智能合約的軟件開發商和用戶。區塊鏈的這些運營特征并沒有超出傳統市場規律的范疇。基于此,常用的市場監管手段依然是可以在區塊鏈領域進行實施的。例如通過調整存儲數據或執行智能合約的成本,政府可以對整個區塊鏈生態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政府還可以通過影響區塊鏈原生數字貨幣在二級市場上的價值來影響區塊鏈上執行交易的價格。從目前看,政府是否有必要這么做還有待研究,但是政府使用這種方法是可以對擬監管的區塊鏈對象構成威懾的,甚至可以通過影響收益結構直接影響區塊鏈協議的調整和演變方向。

鑒于區塊鏈技術仍然處于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本文所討論的監管方法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當前階段,區塊鏈系統并不如各類中介平臺所宣稱的那樣“去中心化”。政府是可以通過影響軟件開發商、硬件制造商,監管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和相關中介機構運營,實現有效監管的。同時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對區塊鏈的監管和其他網絡監管一樣,是一個持續動態博弈過程。例如,為阻止網絡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活動,盡管各國政府竭盡全力對互聯網內容進行審查,但政府是無法消除其問題的,而只能盡可能減少。同樣,政府也無法阻止基于區塊鏈網絡的所有非法活動,監管本身也是區塊鏈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問題與監管的互動,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關鍵字:技術

本文摘自:世界經理人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甘谷县| 古交市| 凤庆县| 广东省| 漠河县| 琼海市| 安顺市| 乌什县| 交城县| 新丰县| 肇庆市| 竹山县| 合肥市| 广昌县| 通河县| 北辰区| 蒙山县| 郑州市| 沈阳市| 怀仁县| 万山特区| 千阳县| 安徽省| 板桥市| 石门县| 临潭县| 溧水县| 嘉禾县| 徐闻县| 习水县| 日土县| 清涧县| 新龙县| 蒲江县| 获嘉县| 天祝| 茌平县| 和田市| 丽水市|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