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七部委全面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以來,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ICO活動已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一些不法分子近期又開始瘋狂炒作區塊鏈概念,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借炒作區塊鏈概念之名,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有的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他們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并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往往利用網上支付工具且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以售其奸,有的還利用名人“站臺”宣傳,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蠱惑人心。有的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并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征。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
多年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頗受人們非議,其釀成的泡沫有白浪滔天之勢,隱藏在其身后的區塊鏈技術要么被神化,要么被妖魔化。之所以如此,是區塊鏈理論太繞口,高深莫測才招致極端性待遇,要么視為神仙,無所不能,要么化為妖魔,成為攪亂金融秩序的惡魔。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通過網絡中多個計算節點參與數據計算和記錄,并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去中心化、共識機制、高度透明、無須依賴信任等顯著特征。正是憑借這些優勢,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重視。
人們最早是通過比特幣了解區塊鏈的,因而人們也習慣將比特幣與區塊鏈混為一談。事實上,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第一項成功應用,但比特幣不等于區塊鏈。打個比方,原子彈和氫彈都是運用核反應技術制造出來的,但原子彈、氫彈與核反應技術之間的關系是兒子與父親的關系,不能混為一談。然而,受制于巨額利益的誘惑,也受投資者一夜暴富心態的裹挾,眼下一些表面化區塊鏈應用顯示出跑偏的傾向,背離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品質,因而誤入歧途。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區塊鏈的神秘性將非法集資等進行區塊鏈包裝,迷惑市場,引誘投資者。
有鑒于此,針對炒作區塊鏈概念的網絡性、跨境性,相關部門將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實時封堵,并從支付結算端入手加大整頓力度,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針對炒作區塊鏈概念的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今年1月,互聯網金融協會就曾發布防范變相ICO活動風險提示,點名了以IMO模式發行的“虛擬數字資產”,包括鏈克、流量幣、BFC積分等。并將其認定為一種融資行為和變相ICO,呼吁投資者認清其本質并積極舉報。8月21日,一批涉區塊鏈內容微信大號均顯示賬號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并停止使用。騰訊方面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被永久封停。
針對炒作區塊鏈概念的風險性,銀保監會指出,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廣大公眾應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信口雌黃、娓娓動聽的許諾,要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總之,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堅決遏制涉嫌炒幣自媒體,廣大投資者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天花亂墜的承諾;另一方面也要實事求是地關注區塊鏈本身價值,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因為不法分子綁架區塊鏈而全盤否定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