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詐騙搖籃,混淆視聽
從沒有一項技術像區塊鏈一樣,可以被人分割的如此明顯。一方面人們希望它可以帶來真正的變革,為透明公正鋪開坦途。而另一方面,卻一直有人垂涎它的“美色”,想把它拖入深淵。蒙騙、傳銷、圈錢,現如今的區塊鏈成為了詐騙者的搖籃。
資本在2017年開始瘋狂涌向區塊鏈和虛擬幣領域。伴隨著2017年-2018年初數字貨幣市值的持續上漲,數百家幣圈媒體洶涌而來,幣圈媒體已經演化出復雜的盈利模式,這些項目中大多數都有欺騙的嫌疑。
當幣圈被玩壞,更多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無腦騙局正在奔來,準備收割更多不明真相的韭菜。據了解,如今的加密貨幣種類有1000種之多,相關的交易所和媒體數量都已破萬,是真正的魚龍混雜,魚目混珠。
據業內媒體區塊律動統計,從今年1月1日起到6月30日,火幣Pro、OKEx、幣安、火幣HADAX和Kucoin五家交易所一共上幣337個。除去跨交易所重復上幣后共計264個幣種,截至8月21日,這264個上幣項目破發率高達98.8%。這意味著,今年才開始接觸區塊鏈的人,絕大部分已經被騙。區塊鏈這項技術還未被人們真正了解,卻已在種種非議之下,徹底淪為詐騙傳銷溫床。
2 概念炒作,前景受質疑
區塊鏈之所以成為詐騙高發區,是因其理論太繞口、高深莫測才招致極端性待遇,外界要么視為神仙,無所不能,要么化為妖魔,成為攪亂金融秩序的惡魔。人們最早是通過比特幣了解區塊鏈的,因而人們也習慣將比特幣與區塊鏈混為一談。事實上,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但比特幣不等于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如火如荼,但行業點狀發展,且處于初試商用階段,真正用來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卻少得可憐,其前景受到業界質疑。知名研究機構Gartener發布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稱,區塊鏈技術正處于“幻滅的低谷期”階段,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才能達到“生產力級別”。另外,根據Gartner的一個針對3160名首席信息官的調查,僅有1%的人將區塊鏈技術付諸了應用。
然而,業內也有比較樂觀的聲音,對市場報以期待。“現在市場就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這個過程過后區塊鏈本身還是有可能發展起來的,媒體的出路也很多;通過現有手段變現的可能會倒下去一批,但是真的為廣大用戶帶來價值的總會深入人心的”,某位區塊鏈媒體的運營負責人樂觀的判斷。
3 監管介入,推動行業應用落地
面對區塊鏈陷入的非議,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快區塊鏈應用落地步伐加速,要加強對區塊鏈正能量的傳播和積極引導,加快形成正確的社會共識,同時加快對跨鏈技術的研究和創新,避免形成新型的數據孤島。
目前一些企業已意識到區塊鏈存在的種種問題,開始將其應用于實處。主要利用其去中心化和可溯源的特性,開展其他業務,比如騰訊在深圳開出了首張區塊鏈發票,而阿里也開發了利用區塊鏈技術跨境轉賬的應用。
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創造很大的價值,但目前市場中的一些風險也不容忽視。對于目前的區塊鏈熱,監管部門應更主動地介入,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詐騙,政府還可組織有公信力的專家、行業參與者共同幫助公眾辨識騙局,全面遏制區塊鏈名義下的種種騙局,讓這項技術和行業發展回到正軌,為社會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