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谷歌、微軟、Facebook和Twitter 聯合發布了一項新標準計劃——“數據傳輸計劃”,旨在為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遷移打造新的方式。消息一經披露,就引發了廣泛討論,雖然業界對于四大巨頭推出該計劃的商業目的及未來影響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這一事件再次使得數據流通和共享成為熱門話題。今天,數據“孤島”已經成為制約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正在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可能,讓大數據真正創造大價值。
數據孤島林立
數據孤島、信息孤島,對于業界而言,這都已經不是什么新鮮名詞。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之前的信息系統建設采用的都是“煙囪式”的建設模式,因而無論是政府部門、各大機構,還是企業之間,信息系統都是孤立的,無法實現互操作和數據共享,數據孤島隨處可見。同時,由于數據本身蘊藏信息和價值,又使得很多機構與企業在數據流通和共享上并不積極,所以,目前數據流通不暢已經成為制約大數據發展的關鍵障礙。
市場研究機構麥肯錫早在2016年就提出,大數據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數據割裂。事實上,最近幾年,全球各國出臺了一些政策,旨在解決這一問題,但是依然困難重重。隨著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加大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尤其是政務大數據的流通和共享。在2015年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基礎上,我國2016年4月又發布了《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2016年9月發布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2017年1月發布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
一系列政策的發布為大數據流通和共享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實際的落地中,由于數據本身存在權屬、合規、安全等問題,數據流通并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從一方到另一方,而需要打造一個從數據權屬確定到計算再到加密等流程的安全閉環。同時,我國目前在數據流通上還沒有專門的立法,因而業界普遍認為,要打破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信息孤島和數據孤島,需要從政策和技術兩個方面入手。
區塊鏈帶來全新解決之道
區塊鏈的興起,正在從技術層面為數據流通的實現帶來新的可能。作為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區塊鏈被認為有望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基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等特性,其可以應用在數據流通中的授權存在、數據溯源等關鍵環節,同時還可以實現智能合約等新交易手段。
有觀點認為,區塊鏈技術中多個計算節點共同參與和記錄,相互驗證信息有效性,既進行了數據信息防偽,又提供了數據流通的可追溯路徑。業務平臺中授權和業務流程的解耦對數據流通中的溯源、數據交易、智能合約的引入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事實上,業界在區塊鏈助力數據流通上已經展開了探索。如京東萬象數據服務商城就正在將區塊鏈技術用于大數據的流通和交易,以實現數據的溯源、確權,無須第三方認證。據悉,通過采用區塊鏈技術,京東萬象平臺把數據變成受保護的虛擬資產,每筆交易和數據都有確權證書。而未經許可的盜賣沒有確權證書,或者在證書與區塊鏈確權不匹配的情況下,數據提供方可要求法律保護。
為了解決數據流通環節的安全保護問題,UD(數鏈)正在用區塊鏈為數據確權,用安全計算保護隱私數據。據了解,UD開源項目旨在采用區塊鏈的加密傳輸、加密存儲和加密計算等優勢,實現數據流通中的數據主體、數據請求、數據控制、計算/存儲/區塊鏈服務在公平合規的技術環境中進行數據共享、交換和傳輸。
值得一提的是,鑒于數據流通和共享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機構和企業開始展開創新實踐。不久前,在工信部的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共同成立信息通信大數據創新實驗室,旨在聯合行業力量,推動當前大數據發展所面臨關鍵痛點的解決,通過共享信息、交流技術,降低運營商的時間成本、經驗成本、人力成本,共同制定通信數據保護與利用的規則和標準。據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信息通信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將在規則、標準、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工作,開展行業數據治理和行業自律,公共技術與開源軟件研發,信息通信數據融合與應用創新等工作,推動通信大數據更好地為國家大數據戰略服務。
當前,隨著大數據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大數據的價值日漸凸顯,一旦數據資源實現流通、交易和共享,大數據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產業創新上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產業各方的攜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