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段話可以概括最近一周,這個國家發生的重大新聞,尤其是當長生生物問題疫苗被爆出庫存只剩186份、其他20多萬份都打進了山東孩子身體內的新聞,瞬間引爆了網友們的群體憤怒。
記得2010年有個新聞:一位農民,大兒子接種乙腦疫苗一個月后得了乙腦,智商永遠停留在六七歲。后來他的小兒子出生,全家愛若珍寶,喝的是名牌奶粉「三鹿」,半年后被檢查出「雙腎結石」。
這不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創作,而是在這片魔幻土地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之后,2016年,一篇《疫苗之殤》的文章頃刻間引爆了各大社交平臺,大家義憤填膺紛紛在微博和朋友圈審判肇事企業與主管單位責任人,然后又有一篇和菜頭寫的《每一個文盲都喜歡用“殤”字》的文章流出,再加上方舟子博士在海外「科普」:這些大都跟疫苗接種沒有任何關系,屬于偶合現象:那么多人接種疫苗,總會有人碰巧在接種疫苗后得了某種重癥,就賴給疫苗,其實不是疫苗導致的……
瞬間就將這個「哪怕家里開了一百個礦」也公關不了的負面輿論給扭轉了,在「共克時艱」方面,這兩位來自互聯網遠古時代、發量同樣稀疏的奇男子,真的堪稱絕代雙驕。
想必連和菜頭與方舟子這兩位當年因中醫問題成為一生宿敵的KOL都沒有意識到,他倆竟然在國產問題疫苗方面達成了共識。
這估計就是方舟子博士說的「偶合現象」,但,和菜頭要是不諷刺那些轉發《疫苗之殤》「制造恐慌的文盲」,在彼時輿論的監管下,是不是有可能長生生物這批問題疫苗不會接入孩子們的體內呢?
這怎么可能。
當然不會,長生生物這批問題疫苗曝光,并非藥監部門作為,而是內部員工實名舉報,這才是最讓人發指的事實。
在所有疫苗不良反應疑似病例里,「偶合」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最高,一旦被醫院鑒定成「偶合」,就只能自認倒霉,所有痛苦和責任,全部自己扛著。
……
言歸正傳,作為早已具備完整冷鏈體系的疫苗,真的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防偽溯源嗎?
理論上無疑是可以的。
火遍金融圈的區塊鏈,如果在疫苗供應鏈上應用,可以通過RFID標簽錄入、讀取、識別,將每一支疫苗都當成一個節點,公鑰給醫生,私鑰歸疫苗接種者(或監護人),這樣疫苗從生產、質檢、入庫、出庫、流通、接種等各環節都登記在區塊鏈上,保證所有信息真實有效、無法篡改,以防作假。
除了金融,醫療應該算是最適合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場景了,但是數學算法真的可以解決信任問題嗎?
「價值共識」在咱們這兒向來都是一門玄學,「中央電視臺都說了」、「報紙上都講了」這兩座共識重鎮,是這個神奇國度的主流人群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某種協調、一致的意見。
區塊鏈技術無法杜絕當下問題疫苗的生產,甚至連改變現狀都難,因為這個由中心化運行的行業,根本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盒子,沒有一個人能夠確切知道它的內部運作軌跡,直到摟不住了出現嚴重問題,然后這個「系統」會給出一份數據,讓你宛如智障。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防偽溯源技術在未來肯定會應用到疫苗領域,但當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可以查看兒童預防接種證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種記錄,與公布的疫苗生產企業和批號進行對照,判斷是否接種了相應批號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
羅素說的:我之所以活著,是因為我有對愛的向往,對未知和理性的癡迷,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若干年后,已經長大的孩子們表示:我之所以還活著,只是因為當年沒錢打疫苗。
總而言之,區塊鏈只是技術,它終究無法阻擋你成為藥引子的矯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