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2018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技術,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現在討論熱烈的區塊鏈,正在形成新的生產力,也正在重構金融的服務模式。”
金融行業進入了一個改變與創新的時代。無論是線上的互聯網金融還是線下銀行,無論是世界五百強中名列前茅的工行建行還是直面小微企業及個人的網貸P2P都必須面對行業的變革。
高調金融創新潮下的低調創新
有媒體形容洶涌而來的金融創新潮是企業的跑馬圈地,實際上這更像是軍備競賽——企業們在挖掘壕溝,準備未來的戰斗與拼搶。
無論是BATJ跨界大佬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頻頻布局還是互聯網金融領域頭部平臺們隔三差五宣布的巨大突破都在對外昭示著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領域是誰也不愿意放棄的領域。
這邊廂,螞蟻金服CTO宣布螞蟻金服面對未來的技術布局——“BASIC”戰略中區塊鏈名標榜首。
那邊廂騰訊就展示了自己的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還有不甘示弱的百度推出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度小滿,還要為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還有互聯網金融平臺信誓旦旦的一定要用區塊鏈切入消費場景。
有高調的,自然也有低調的。
中國電信旗下金融平臺甜橙金融也投身于金融科技的研發,但大力投入的方向卻幾乎都是基礎技術領域。
據悉,甜橙金融研發的方向是分布式存儲技術、分布式數據庫技術、數據傳輸中間件技術、分布式事務框架、對省開放平臺、異地雙活架構等基礎技術方向,工作量證明算法及共享賬本等區塊鏈技術方向,運維大腦與智能安全等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方向。
不難發現,甜橙金融選擇研發的幾乎都是三個技術方向的基本部分,而非能迅速打開知名度的技術。
這就像是進入一片原始森林,別人選擇伐木,而甜橙金融選擇做研究森林樹種的構成及種植的基礎工作。
比創新更重要的是構建創新能力
高調創新可能被異化。“一方面金融科技往往淪為一些企業吸納資金的噱頭”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曾經批評過金融創新亂象:“另一方面,有部分機構在未經過嚴密測試和風險評估的情況下,盲目追求所謂顛覆式技術,拔苗助長,急于求成,導致技術選型錯位、資源浪費,安全事件頻發等問題。”
這樣的創新往往是針對投資者追求高科技、領頭羊企業心理的創新,而非針對企業本身發展需求的創新,而且這樣的創新往往只是表面功夫,從合作單位買來研究成果稍加包裝就成了自己的成果。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做最后的勝利者,中國金融企業更需要的是構建自己的創新能力。
構建自己的創新能力是早已被企業巨頭驗證過的向上之路。蘋果在2001年投入了占營收8%的資金來投入研發,隨著對于研發投入的增加,蘋果銷售額與股票一路飆升;華為的2012實驗室研發矩陣中有超過1萬名工程師在協同研發,這創造了華為的諸多黑科技;阿里巴巴宣布3年內對達摩院的投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這使得阿里云在國內公有云領域占據了半壁江山。
企業巨頭們爭先恐后在研發上大力投入證明了在正確的方向構建自己的研發創新能力是值得的,而伴隨著甜橙金融在研發上的投入,它也開始構筑自己的研發創新能力之源——建立技術創新中心。
正是在技術創新中心的構架下,甜橙金融開展了基礎技術方向、區塊鏈技術方向、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方向的研究,創新中心的設立將給甜橙金融帶來持久的創新動力。
甜橙金融目前開展的基礎研發會幫助甜橙金融夯實基礎,扎牢下盤,實現企業在科技前沿的探索與突破,提升甜橙金融在業務創新、技術平臺拓展方面的能力,力圖在未來的市場競爭里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