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靠譜的聰明人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時候,非常大概率的是他們看到了一些我還沒有發現的事情,而且這件事并不只是泡沫而已。
從張首晟教授的丹華資本下重注開始,到現在市場上的一線基金都在布局區塊鏈已經不是秘密,紅杉、IDG、經緯、BAI、策源、順為、晨興等傳統股權基金都已經在這個賽道出手,其中有幾家還相當的積極。
上個月底,美國的 leading VC A16Z 正式發布了自己的一個高達 3 億美金的區塊鏈基金,這條消息也在 VC 圈引起了不少爭論。
在他們的那篇基金發布文章里,有一個類比非常有趣,他們說:
We believe that just as the last three megatrends — mobile, social, and cloud — intersected and reinforced each other, so will the next three megatrends — next-gen computing devices, AI, and crypto.
我們相信新時代的三大趨勢“下一代計算平臺、AI 和數字貨幣”,會像上個時代的三大趨勢“移動手機、社交和云”一樣,相互交叉彼此增強。
由此可見,A16Z 已經把區塊鏈抬高到了一個怎樣的高度。
不管是紅杉、IDG、經緯 還是 A16Z 的合伙人,他們信息質量、信息處理能力和在這個事情上所花費的時間肯定都遠超于我,那跟著他們一起走一程,總歸不會出什么大差錯。
所以,我們做了區塊鏈的課程,我也自己研究了一圈區塊鏈,最后發現其實大多數人根本不需要去想太多玄妙的東西,區塊鏈最主要的特性和應用就是以下三點:
第一,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
互聯網的發展先讓人們懷疑銀行柜員存在的價值、然后則是懷疑銀行門店存在的價值,而區塊鏈則讓人直接懷疑銀行本身存在的理由。
五年前,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說他對區塊鏈感興趣的原因,就是因為銀行這類中心化的交易機制下,每年手續費等收益就有 5000 億美元,而這些成本完全可以用去中心化營造信任的區塊鏈技術來抵消。
再有,其實很多傳統互聯網企業的早期運營就像一個 NGO 機構,完全不盈利,就是燒錢補貼,而到了后期又像萬惡的壟斷機構。這樣的中心化機制,就很難讓企業和用戶長久站在一起。
但我個人覺得,目前大多數關于去中心化的說法都是非常理想主義的。在我看來,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一定是效率第一的,去中心化則一定是犧牲效率的,所以我認為未來更可能的模式是:
用偏中心化的方式運營,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建設生態并進行利益分配。
這就好像 EOS 發展到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很像美國選舉制度一樣,運營上最終還是要追求效率的,不然就是顛覆商業本質認知了。
第二,ICO 模式對 IPO 的改變
如上圖所示,ICO 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是一個無監管無規則的面向大眾的 IPO 市場。
在這個定義下,ICO 當然有一定的價值,但我認為對個體來說,這個第二點更多也是偽命題。
如果平臺無監管、項目無約束,那么一定絕大多數的公司是會價值歸零,最終會消亡。而個人如果參與到 ICO 中,就好像參與了之前火過一陣的股權眾籌一樣,從本質上來講都不合理。
股權投資本來就是一個講究技巧和運氣的事情,美國的很多個人投資人早就看懂了這件事,所以美國早期天使投資都是一大幫人一起合投來分攤風險。
后來,美國還有人做了一個網站叫 Angelist,本來也是做股權眾籌,讓個人可以通過平臺投資項目,但后來也發現不靠譜,還是改成了讓個人通過平臺注資給優秀的投資人,成為基金的 LP。
所以我認為未來區塊鏈投資市場更是如此,但凡是理性的散戶,都應該極大化的分散投資組合,來應對 ICO 風險,但這樣一來,就還不如把錢投到基金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所以,我不贊同散戶通過 ICO 或幣圈二級市場來進行任何炒幣行為,但我鼓勵散戶把錢科學的投給專業投資機構(或對某幾個幣種進行少量價值定投配置),我覺得這才是更理性和科學的做法。
最后,說完了我并不是那么看好的前兩點特性之后,其實第三點才是我最看中的區塊鏈帶來的機會,那就是智能合約下的通證經濟。
簡單理解,類似支付寶的運作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中心化的智能合約場景,也就是如上圖所示,把一套紙面合同的規則變成不可更改自動執行的代碼。
而通證設計則是人們利用智能合約去設計一個機制,讓相關利益方(尤其是用戶)能夠通過一定的行為而獲得相應收益。
其實,在做傳統股權投融資市場時,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互聯網到底有沒有讓這個商業社會變得更好?
我們假設左邊是原來的傳統市場,大家發展了很久都比較穩定的平分市場,每人 100 份,總盤子就是 1000。
那這個時候互聯網公司用自己的方式去讓利做壟斷,最終第一名占領了 70% 市場,比之前的企業賺錢多了,但相應而來的是對整個市場規則的破壞,還有對總市場交易額的縮減(當然從用戶角度來說,是變得更好更便宜了)。
所以,對于很多傳統企業的人來說,上個世紀的互聯網人就是野蠻人,本來可以大家都好好賺錢,非要損人利己。
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為了爭奪市場,大家的野蠻人指數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付費產品變免費、免費產品又變補貼。
但這里有個有趣的事情,就是互聯網的模式下,不管是免費還是補貼,大多時候企業是在想辦法幫用戶省錢,但是人們對于賺錢的敏感度是遠遠高于省錢的。
所以,也有人會做“工作屬性”的產品,就是用戶完成了哪些行為就獎勵什么直接激勵,但這對于用戶來說,就像找了一份工作一樣,誘惑還是不夠極致。
直到區塊鏈和 ICO 出現,這些破壞規則的人進場,就像上個世紀的互聯網人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的把整個社會關系都變革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讓用戶變成了股東,可以享有未來所有公司主體收益的分成。
比如最近最經典的某區塊鏈交易所的案例,用戶只要在該平臺上交易就能獲得代幣,而擁有代幣就能享有該平臺每天的收入分成。
所以可以說,互聯網是通過幫用戶省錢來破壞規則獲取用戶,而區塊鏈是通過幫用戶賺錢來實現這一點,更進一步的破壞了互聯網企業的規則。
而且互聯網企業發展到今天,很多時候已經變成了既得利益者,要讓已有的公司主動把自己到手的利潤分出來給用戶,是件不能想象的事情。
所以,原本的企業是股東、創始人和員工三者的利益綁定和激勵關系,在區塊鏈世界里,因為智能合約下的通證經濟這件事,用戶也被拉入了這個體系。
這就相當于把 KPI 也定給了用戶,用實際的收益去引導用戶完成對平臺和公司有利的行為,而且這里的收益還不只是線性的回報,而是會讓用戶覺得能夠有成倍的增長可能。
那這里就緊接著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幣的必要性有多高,這件事傳統互聯網為什么不能做?
不發幣的話,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流通性,也沒有買賣性,潛在的增值空間變小,不能最大程度迎合用戶的賭性,所以對用戶的行為調動性會弱很多。
但只要把這個機制按照一樣的原則設計,也仍然能夠達到比現在互聯網補貼更好的結果,所以我覺得限于政策原因,不發幣的應用到傳統互聯網模式中的通證設計會慢慢變多。
而且,發幣的問題是,真正理解交易所運行機制的用戶全國可能只在小幾百萬,這個數量不足以支撐任何真正大量級的互聯網產品。
所以,至少幾年內,我還是更看好有區塊鏈思維的通證經濟在傳統互聯網世界的應用,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去中心化或 ICO 等。
比如上圖,就是趣頭條這款產品的一些機制設計,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匯率”的概念,就是趣頭條把用戶的收益和自身平臺的收益動態結合到一起的結果。
這種革新的,對利益分配的底層變革,是非常吸引人和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