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果棒不棒,答案很清楚,問題出在產銷結構,層層剝削導致產地價與零售價嚴重失衡,這已經不是誰出手買幾百噸能解決的老問題,農民即使暫時度過難關,但下一次慘況何時再現,誰也掛不了保證。政府的角色,更不是只有行政院長或縣市長擺場面吃水果秀,而該思考如何幫底層農民建構安全可靠的產銷鏈,讓農民不必老是擔心血本無歸。
區塊鏈是新興概念,對無辜的農民而言,它的核心主軸「去中心化」,就會是最大的福音,政府如果將臺灣水果當成區塊鏈應用項目經營,產地價可以提高,零售價可以降低,農民和消費者雙贏,唯一的輸家會是中間商。但問題就來了,水果或菜價崩跌,始終不只是產銷問題,最糟的是它在臺灣一直是政治問題,政府真有心和魄力幫農民,手上最硬的這塊肉若不剷除,當然就解決不了問題。
區塊鏈模式對農民還有更多的好處,臺灣的金融業已經如火如荼導入,但他們是站在業者角度,可以節省很大的成本,增進很高的效益,終極目標是更多的獲利。對底層農民而言,終極目標也是更多收入,但沒有強大的后盾幫忙架構新產銷系統,卑微的小農是做不到的,而最適合扮演這樣角色的就是政府。
區塊鏈的應用面極廣,包括中國大陸、南韓、日本都已鋪天蓋地在各個層面廣泛運用。政府不要以意識形態掛帥,或只是像個怨婦,怪責大陸磁吸人才,設法封鎖兩岸交流;而應敞開心胸,透過區塊鏈經營,讓優質的臺灣水果等產品能夠暢銷全中國大陸甚至國際市場。
區塊鏈將改變全球未來10年的產業結構,眼看著對岸風風火火,臺灣不能又因為偏狹的鎖國思維錯過浪尖,就先從救臺灣小農當試點,建立產銷區塊鏈,應該是農委會和地方農政機構的當前急務。這不僅能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使得長期被剝削的農民翻身,更是從底層物流改善兩岸關系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