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大企業如IBM、微軟、騰訊、阿里、華為、京東等都發布了無幣區塊鏈相關項目。此外,除了央行加密貨幣之外,加密共識在政務領域的應用都是無幣的。這里分別舉去中心化無幣加密共識應用、企業聯盟加密共識應用和政府相關加密共識應用案例。
1.比特信(bitmessage)
Bitmessage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社交通訊軟件,白皮書發布于2012年11月27日,其核心特征是實現點對點、匿名、加密通訊,解決了當前各種社交通訊平臺以來中心化服務器,存在身份信息和通訊信息容易被泄露和審查的問題。
其基本邏輯很簡潔。每個人運行類似于比特幣的客戶端,自己的賬號類似于比特幣地址,憑借對應私鑰確定個人身份,而不需要把身份信息交給中心組織確定身份,從而實現了匿名性。發送消息時,消息采用對方的公鑰進行加密,只有對方私鑰才能解密閱讀,從而實現了信息的安全傳輸。
Bitmessage主要使用了非對稱加密技術和點對點網絡系統,并沒有設計加密貨幣或代幣,是一個典型的無幣區塊鏈應用。
2.超級賬本(Hyperledger)
超級賬本是Linux基金會于2015年發起的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目標是讓成員共同合作,共建開放平臺,滿足來自多個不同行業各種用戶案例,并簡化業務流程。
由于點對點網絡的特性,分布式賬本技術是完全共享、透明和去中心化的,適合于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以及其他的例如制造、銀行、保險、物聯網等很多行業。通過創建分布式賬本的公開標準,實現虛擬和數字形式的價值交換,例如資產合約、能源交易、結婚證書、能夠安全和高效低成本的進行追蹤和交易。
身份識別服務負責管理諸如資產、智能合約這樣的實體、參與者和分類帳對象的身份識別。簡而言之,超級賬本可以為各種區塊鏈應用提供開發支持,而不發行加密貨幣或代幣。
無幣對加密共識應用的影響
理論上,經過比特幣、以太坊、各種公鏈和加密共識應用的發展,加密共識相關技術已經十分豐富,除了基礎的加密技術、分布式賬本、區塊鏈、工作量證明(PoW)之外,還有智能合約、Merkle tree、時間戳、PoS、DPoS、閃電網絡、分片技術、零知識證明、環形簽名、多重簽名等等許多具體技術。
根據具體經濟場景的不同,這些技術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進行應用,許多應用場景可以不發行和流通內生貨幣(或token)。這些應用往往都需要使用加密技術,有一定的共識機制,也可以涵蓋到加密共識應用范疇,即所謂的“無幣區塊鏈”。
不過,加密共識機制中去掉內生加密貨幣之后,會對加密共識機制的整體功能產生重要影響,主要影響由:
失去籌資功能
通過預售部分內生加密貨幣,借助于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流動性,加密共識應用能夠憑借其項目應用的潛在價值獲得早期發展資金,而按照傳統方式初創企業的融資門檻很高。
失去內生激勵
加密共識系統中,通過設計新幣發行機制,各種加密共識應用能夠結合業務特點形成獨特的內生激勵機制,比如比特幣新幣發行鼓勵參與者誠實記賬、驗證交易,以維持系統安全。
失去內生交易媒介
加密共識的內生貨幣能夠是系統中簡潔便利的交易媒介,失去內生加密貨幣,系統的交易需要接入外部貨幣系統,在接入門檻、接入與使用成本、系統獨立性等方面都會受到很大制約。
失去初始用戶獲取渠道
通過各種方式將內生貨幣分發給盡可能多的應用潛在用戶,是加密共識獲取初期客戶群體的最重要方式,具有成本低、操作簡便、流動性強等優勢。
失去團隊激勵方式
內生貨幣對項目團隊具有很好的激勵效果,獲得內生貨幣激勵的團隊成員有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加快應用的實現,提高用戶體驗,從而提升內生代幣價格。與股權激勵相比,代幣激勵最大的優勢是代幣流動性更強,變現可期。
因此,具有內生貨幣的加密共識系統非常適合于具有創新價值、應用場景規模較大的項目。這些創新項目在傳統模式下難以實現資金、人才、用戶等方面的突破,借助于加密共識機制的內生貨幣就更容易邁過這些門檻。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無幣區塊鏈更適合于具備資源和市場優勢的大企業和政府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