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區塊鏈、人工智能(AI)是今年TechCrunch 峰會討論的重點,無論是參加展會的創業公司,還是到場的嘉賓,不管話題從何開始,最后似乎都會繞回到這兩個話題上,醫療、無人駕駛、教育、安全、智能硬件等等領域,在新技術的加持下都展示出美好的前景,當然,擺在這些創業者面前的挑戰,還有很多。
區塊鏈:技術在演進,但落地是難題
隨意在今年的TechCrunch會場逛逛,便會遇到區塊鏈創業公司。和熱衷于“幣價”的幣圈不同,“鏈圈”的創業者更熱衷于如何用區塊鏈技術設計出一些顛覆以往的應用場景,徹底改變舊有的商業模式或者弊端。
區塊鏈金融:發幣不再是目的
現場比較吸睛的是一家名為“方圖”的公司。展會易拉寶上,這家公司打出的旗號是第一家“耶魯系區塊鏈公司”,從創始團隊成員背景來看,確實都很“牛氣”。創始人蔡良濱、量化產業總監欒作天都是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區塊鏈首席架構師陶俊杰先后供職于微軟和阿里巴巴,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區塊鏈底層開發經驗的實操性區塊鏈架構師。在方圖的規劃中,它是全區首個分布式風險對沖區塊鏈,主要應用于與全球個股、商品、外匯等各類基礎資產掛鉤的期權、遠期等場外衍生品交易。
不過,所有這些宣傳性的內容都不如另一個名頭更有說服力,它與浙江大學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學方圖區塊鏈研究中心”,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前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文智將擔任浙江大學方圖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
在全國高校中,浙江大學在區塊鏈上走得相對超前,這與浙江省政府對區塊鏈的支持密不可分。今年年初,杭州市將區塊鏈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區塊鏈產業列入杭州加快培育的七大未來產業之一。4月10日,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區塊鏈研究中心成立,同時決定下半年將面向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一門名為《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課程。
然而,盡管有高校做背書,對于方圖而言,最現實的問題是,即使他們開發出一個技術上完美的區塊鏈,誰來用呢?所謂場外金融衍生品,是指交易者將手頭的金融產品在不經過交易所規范交易的情況下,通過中間人完成交易。此前,由于信息不透明,交易雙方需要支付高額的中介費,而區塊鏈的作用在于,可以讓這些交易完全透明化,并且減少其中的欺詐風險。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再有兩個月,方圖的主鏈將正式上線,屆時最大的考驗可能就是,如何讓更多的交易者知道方圖,并且形成信任。
最近,比特幣價格暴跌,整個幣圈進入熊市,對于鏈圈里的人來說,這或許反倒是一次洗牌的好機會。不過對于投資人而言,短期的浮動也不具有太大意義,“亞馬遜叢林里有一種蟒蛇叫作森蚺,它并不主動出擊,而是在水草豐美的地方等待獵物自投羅網,”在杭州盈開投資公司總裁項建標看來,在水多的地方挖井,就是早期投資人可以做的事情。
哪里“水草肥美”呢?答案是中國,現在的中國。項建標認為區塊鏈出現后,很多商業產業都可能用新的方式做一遍,“我們不知道具體機會在哪里,只知道這里‘肥’得很。”
把自己的醫療、基因數據存在“銀行”里
另一家做區塊鏈健康數據銀行的公司藥明明碼也是大會上的明星公司。藥明明碼是一家基因大數據平臺,擁有全球三十萬人的基因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精準的醫學大數據分析及解讀,加速藥物研發、診斷試劑開發、降低人類出生缺陷、提高罕見病診斷和其他精準醫學的臨床應用。
不過,現實情況是,相較地球70億人口,30萬人的基因庫還是太少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都分散在不同的醫療或是健康機構之中,例如用戶的病例以及體檢報告可能在醫院,基因檢測結果可能在基因測序機構,這些分散的數據增加了研究機構獲取和追蹤數據變化的難度,用戶也難以掌握自身整體的健康情況。
藥明明碼建立的 LifeCODE.ai 平臺采用了區塊鏈技術,同時面向個人以及企業用戶,通過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和有限的第三方(聯盟鏈)的方式,將用戶數據在脫敏后多次加密并存儲,確保任何數據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都無法被查詢或讀取,而每次對于數據的操作都將被記錄在不可篡改的區塊鏈中,用戶可以隨時進行追溯自己的數據被哪些機構使用,并全面掌控數據安全。
此次峰會上,藥明明碼請來前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春田醫管創始人段濤站臺。但這從另一個角度側面提出一個問題,聯盟鏈的成員從何而來?理論上,鏈條上的每個成員應該是醫療機構,也即醫院、基因檢測機構等等,而每個病人通過授權,將自己的數據通過醫療機構匯入到整個平臺。
但實現這個目的,必須對現有的醫療過程做整體改變,比如,是否法律要先對醫療數據確權,明確個人對這些數據的所有權,否則醫療機構是否有權加入聯盟鏈就要打個問號,但這是否意味著病人在掛號前,就要同時簽署一份同意數據上鏈的協議?或者同時要在藥明明碼平臺上簽到?再比如,盡管區塊鏈本身建立了一種信任機制,但技術并非無懈可擊,此前不少區塊鏈項目便曾爆出多個漏洞,醫療機構是否能對藥明明碼有足夠的信任,這也需要時間。
AI加持的未來:不要泡沫要理性
如果說2017年人工智能是最熱門的創業領域,那么2018年、2019年被認為是人工智能回歸理性的階段。此前億歐曾有報告說,九成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可能面臨倒閉風險,這也意味著,AI領域中的頭部效應正在慢慢顯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AI落地的場景在慢慢增多,尤其隨著5G標準的確立,支持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的5G網絡可能將在明年底試商用,這給AI帶來了極為關鍵的基礎設施支撐。
智能硬件:第二次風口來了
這幾年,智能硬件似乎總是在不停地尋找風口。
谷歌眼鏡的誕生在中國引發了一股可穿戴設備熱潮,手環、手表、體質秤,甚至跳蛋輪番上場,但功能同質化,技術門檻低大批創業公司涌入,又大批死去。
潮流總由巨頭帶來。隨著亞馬遜的echo音響、谷歌的home音響誕生,智能音響成為第二波最in的智能家居,戰火燒到現在仍未停息,價格也從上千元、數百元,跌至如今最低的幾十元,智能音響有壁壘嗎?當然,內容是絕對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占領你家客廳的,不是會幫你買東西、查快遞的盒子,一定是有最多音頻內容的音響。
另一個較為小眾的智能產品,如今風頭也正勁——智能翻譯機,入局者有搜狗、科大訊飛、網易等,功能通常集翻譯和速記于一身,核心能力在于對語音、語義的理解。本次TechCrunch峰會上,一個引人注目的不同是,所有嘉賓的對話會自動翻譯成英文出現在兩側的大屏幕上,提供服務者便是搜狗翻譯器。
“智能硬件的第二次風口確實來了。”搜狗副總裁吳滔同時兼任IoT(物聯網)事業部負責人,當年搜狗推出的第一款智能硬件——糖貓便是他一手打造,經歷過第一波潮起潮落后,他明顯覺得人工智能和硬件結合的時機成熟了。
國人做事喜歡借勢,因勢而謀、因勢而動。2014年、2015年智能硬件第一次崛起時,所有的勢都在手機產業,吳滔曾經和業內知名的芯片廠商去談合作,但對方根本不在意,因為光供應手機廠商,產能都可能跟不上,智能手表只能拿到基本被淘汰的芯片,加上當時人工智能技術還未爆發,深度學習沒有成為主流算法,所謂的智能,只是在手機上裝個App控制。
時光到了2017年,手機頹勢已現,人口紅利期顯然過去,各家廠商都在思考,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在哪里,加上5G網絡和AI技術的日益完善,答案日益明晰——物聯網,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手機以外的智能硬件產品成為必須要占領的流量入口。
和谷歌一樣,搜狗從搜索到輸入法再到翻譯機,似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搜狗的核心是基于語義分析的技術公司,從聽懂你在說什么,到根據你的問題給出答案,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循環,而翻譯機在旅行、會議等垂直場景里是一個剛需。”吳滔認為AI有很多落地場景,需要有特殊載體去實現,盡管手機已經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載體,但在很多場合中手機并不適合。
以交互功能為例,目前科技界在討論的方向是觸覺科技,也就是說,通過傳感器、5G網絡、AI,使遠方的人不僅能夠控制設備,而且有真實的手感和觸感,這顯然是手機無法實現的。
從近期看,語音交互是熱點,各家互聯網公司扎堆音響便是明證,手機做不到是因為受限于設計,麥克風無法做到很好的拾音,同理,一些手機翻譯軟件也只適用于近距離、面對面、安靜環境下使用,而在旅行途中、會議中等周圍相對嘈雜的情況下,效果便大打折扣,而專用的翻譯器一方面在拾音方面做了特殊強化,另一方面,由于旅行場景下,網絡質量很難確保,因此通過AI技術離線識別并翻譯是一個硬需求,但這對芯片計算量的要求非常大。吳滔透露,根據測算,要想達到較高準確率的離線翻譯,至少需要2G的內存,這會給手機正常運行帶來很大影響。
“隨著物物相連的時代到來,人與自然、外界的接觸面越來越廣,AI終究要落地走向人們的生活,面向未來的智能設備可能更加輕便、垂直、更接近人類器官與自然交互的狀態。”吳滔認為,這才是智能硬件真正的風口。
“互聯網公司,包括海外巨頭正越來越‘硬’。”另一位參展的嘉賓如是對《IT時報》記者說道。可以佐證的是,7月4日,百度發布了自己的AI芯片,而另有消息稱,百度至少有四五個部門在研發智能硬件產品,互聯網巨頭們迫切需要用硬件+軟件打造自己的生態壁壘。
被AI改變的醫療和駕駛
自從AI進入加速期后,最被期待的兩個行業是汽車和醫療,或許因為它們代表著兩個現代人類絞盡腦汁,但始終無法解決的難題:交通和生命。
無人駕駛被谷歌、特斯拉、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加持,儼然成為人工智能的另一個代名詞,各家車企紛紛宣布,將在2020年落地無人駕駛汽車,百度更是剛剛宣布,無人駕駛巴士已實現量產。
但是,有人卻給目前熱鬧的產業潑了一盆涼水。周斌是異構智能中國區總裁,異構是一家位于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周斌認為目前所謂的自動駕駛,充其量只能叫輔助自動駕駛,汽車電子是一個要求極高、收效極慢、投入極大的行業,同時又對安全性有最高要求,現有的技術和芯片事實上還沒有足夠的計算能力完成自動駕駛應有的任務。盡管異構現在做的芯片可以幫助汽車提升算力,但這并不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全部,“算法、傳感器、雷達、控制決策系統等等,需要有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支持。”周斌不希望目前過高的期望傷害整個行業,最后卻“一地雞毛”。
醫療歷來被看作是一個投資回報期長、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業,在普華永道的《獨角獸報告》中,盡管醫療行業的獨角獸在整個樣本量中占8%,但從其融資金額來看,卻十分平穩,沒有出現大幅度的起落。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告訴記者,醫療是一個相對封閉、碎片化程度非常高的行業,數據的產生以及產生以后的質量控制并不容易。
早些年創業人士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創業,大多面向的是普通C端,提供的服務為預約掛號、咨詢等輕門診服務,但在方驄看來,這只能解決醫療的“癢點”而不是痛點,一旦商業化提出收費要求,用戶便會棄用,AI可以解決的是痛點,比如疑難癥和罕見病。目前依圖只選擇了肺癌和乳腺癌作為產品的研發方向,通過AI提升肺癌的早期篩選率,不久前,武漢協和醫院利用依圖的系統對一個病人發出了早期肺癌報警,最終這個病人被確認為是“原發性浸潤性肺癌”,“這種痛點的解決,無論醫院還是病人都愿意買單。”方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