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應用能加速區塊鏈技術在包括存儲客戶身份、處理跨境支付、清算和結算債券和股票交易、自動化客戶審計和眾包咨詢工作等方面的采用。區塊鏈技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為理論上這種技術可以被加密保護,確保每個使用者都能順利地進行自動化交易。同時,這項技術永遠能夠保障不被懷有惡意目的或未授權的人進行篡改。
無需中央機構的特性使區塊鏈成為一個理想的分類賬結算解決方案。在安全方面,網絡驗證交易整體性的分布式特征降低了交易遭到攻擊的可能性。數字簽名的使用和加密的完整性也防止了交易受到威脅或被惡意使用。擁有保留詳細的數據審計記錄能力,如能夠保證數據準確性參與的時間戳和注釋以及能夠使交易可控而不被篡改的加密方法,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多個參與者實時共享潛在的網絡攻擊信息。
亞太及日本地區正在押注區塊鏈
預計到2021年,區塊鏈技術能幫銀行減少160億美元的成本,甚至是三分之一的年清算和結算成本。在亞太地區,隨著組織逐漸認識到實物資產證券化中的潛力,對區塊鏈的投資也將增長。此外,區塊鏈技術也被預計將會成為未來資本市場支柱的關鍵部分。
區塊鏈技術在亞太及日本地區的使用已經得到了推動:去年12月份,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與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共同宣布了貿易融資行業中分布式帳本技術在世界上的第一次應用。近期,領先的區塊鏈貨幣支付服務提供商Coinify ApS和總部位于香港的支付服務提供商iPayDNAInternational合作,將先進的區塊鏈支付技術帶到了大量亞太地區的商戶中。另外,中國的金融巨頭平安保險也剛剛加入了R3區塊鏈聯盟。
認清技術成熟應用的障礙
不可否認,區塊鏈技術潛力巨大,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中的挑戰。開源的比特幣因為使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它的交易總帳而引起了很多質疑。另外,使擁有自己后臺系統的網絡參與者們達成一項共同的網絡協議也是一個阻礙,更不用說技術堆棧了。缺乏相關技術的培訓也是一項主要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能否實現跨企業的實施取決于是否存在明確規定的標準。目前仍然模糊的標準給選擇比特幣網絡或半私有區塊鏈的企業帶來了困擾。此外,組織還存在技術發展、相關監管障礙以及網絡安全威脅和隱私方面的疑慮。
在如今日益網絡化的世界里,金融交易變得更加數字化,未來的金融系統也要變得更加強大和安全。雖然存在很多挑戰,但區塊鏈技術可以使金融系統更加安全,使交易過程更加高效,增強監管控制,減少不必要的間隔。但同時,這也需要政府和行業間的通力協作。
破除神話,為下一階段做準備
像現在的每一個企業一樣,銀行和金融機構不僅將區塊鏈視為一種顛覆技術。區塊鏈這枚“硬幣”也有兩面甚至多面。區塊鏈可能會在“金融科技”的旗幟下,推動行業新品的產生。
這種“新品”可能是一種確保實時交易即刻實現的方法,也可能是安全交易策略的一部分,完全取決于市場、用戶和相關機構的開明程度。那么,新的“金融科技”參與者會采用這項服務,為人們提供另一種選擇嗎?我們拭目以待。
顯然,創建一種新的數字貨幣并不是金融行業所希望的。參與和改變現狀的要求將需要非常大的努力和合作,使全球銀行的傳統貨幣以恰當的方式適用于區塊鏈結算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用戶們仍然需要安裝在移動設備上的、具有數字錢包功能、并帶有在ATM上使用傳統現金說明的應用。用戶將需要注冊并認證可信賴的設備,而通過多種生物因素的設備DNA和認證將成為理想的選擇。另外,這些應用將需要管理得當、運行順暢的API。在很多方面都處于起步階段的情況下,銀行監管者們需要認識到這種需求。
對于金融服務業,區塊鏈技術可以使銀行基礎設施更加現代化、加快結算,甚至簡化證券交易。因此,應用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這種獨有特性,為下一階段的數字化轉型開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