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農業可以滿足消費者知情權
“如果想簡單的了解什么是‘區塊鏈’,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國都證券農產品分析師趙博告訴記者:“你采購一種農產品,如果是以前,從簽合同,到付款,再到交貨時間,一個環節除了問題,可能會影響整個事情的進程,而一旦有一方不遵循規則,在合同上做手腳,那就更麻煩。此時,如果換一種方式,在交易中將己方的交易內容公布在一個安全的群體內,在這個群體內的所有人都了解到了交易內容,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收益,從而在交易過程中,所有人都成為了交易的參與者,如此一來,交易的雙方鉆空子的機會就少了很多。說白了,就是一個交易大家記賬。”趙波坦言,區塊鏈行業應用最顯著的優勢在于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這個優勢已經在金融服務、物聯網、公共服務、社會公益和供應鏈管理等社會領域逐步體現出來。
目前農業發展的問題源自農產品供需不平衡。而造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在農業生產、流通、消費三大環節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過于分散、弱小,雙方無法實現信息對稱,無法直接對接,無法決定價格。
雙方只能做出理性但無奈的選擇:生產者用一切降低成本的方式生產;消費者只能選擇價格更低的產品;流通商只能打價格戰,造成惡性循環。
行業人士認為,區塊鏈恰恰可以解決這個痛點,從消費者端看,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滿足知情權,選擇自己信任的農產品;從采購商角度來講,擔心批量購買的農產品質量不好,則可以通過對種植過程以及大數據分析,選擇信任的農戶。
“以土豆生產為例解釋,整個土豆生產過程的數據將全部上傳到分布式賬本存儲,形成不可篡改賬本內容,提供給消費者、采購商查閱。”趙博告訴記者。
趙博說,例如,把化肥、農藥的采購過程記錄在冊,從根源上避免重金屬超標和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種植戶、采購商的信用評級參考;利用智能合約在種植戶和采購商之間保證公平交易。銷售過程也把分選加工等信息用分布式賬本存儲起來,保證完整透明的信息給利益相關方。那么,在此過程中,區塊鏈最大的特長,即分布式賬簿的優勢是如何體現的呢?對此,以往采購商在采購前會派人給土豆種植戶開出一個高價。但是,當農民從地里把土豆挖出來后,農民往往就聯系不上這個人了,這時采購商再派另一個人,利用土豆在地頭不容易存儲的因素,大幅壓低土豆價格。而采用區塊鏈技術之后,每筆交易都是向所有人公開的,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充分分布化,讓消費者、種植戶、采購商,批發商等都同步記賬防止篡改,可以利用相互之間的利益不相容機制來制衡保證數據的真實,避免利益趨同下一致行動的風險。
質量追溯將進入新階段
“公司+基地+訂單農戶”是浙江安吉縣茶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千家萬戶的管理不好管,農戶之間總是有差異的。”安吉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賴建紅說,“零散的茶農種植采摘的鮮葉會進入廠區統一加工,如果某一家沒有按照標準種植生產,影響到的是整個批次的茶葉質量。”
安吉白茶是當地的富民產業,帶來的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年收入的1/4左右。為了防止出現由于質量安全問題被市場淘汰的情況,當地在質量監管上的要求日益嚴格。“我們需要一個第三方平臺來規避一些生產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比如保證農資的合理使用、確保農戶按照標準進行生產。”賴建紅認為,區塊鏈可以從技術手段更好地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后顧之憂。“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農產品追溯系統,所有的數據一旦記錄到區塊鏈賬本上將不能被改動。”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康春鵬解釋,依靠不對稱加密和數學算法的先進科技從根本上消除了人為因素,使得信息更加透明,保證了農產品追溯信息的可靠性。
“用區塊鏈做農產品溯源是大勢所趨。”浙江兆信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汪燕鋒介紹,在實際操作中,區塊鏈中的農產品數據信息主要通過物聯網應用平臺進行前端數據采集。“以茶園為例,我們會在茶園的山頂裝一個1米多高的探針作為前端采集器,一個探針能覆蓋10畝左右的茶園,采集溫濕度、土壤等種植環境信息。前端采集器還配置了作業巡檢功能,農戶每天的作業到巡檢點上刷一下卡,云端數據庫就會收到一條信息,為農業物聯網、農產品溯源的平臺提供了實時信息。”汪燕鋒說,由于使用了區塊鏈技術,這些信息會通過數據上傳溯源系統直接進入數據庫,并且不能更改。“讓茶農負擔這部分的費用不現實,也缺乏動力。”汪燕鋒介紹,品牌方支付費用、為農戶安裝相關設施是區塊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對企業而言,這種新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戶來說,可以更放心地與企業合作、保證收益。”賴建紅說。
區塊鏈將在多領域推動農業發展
區塊鏈市場開始孕育,短期尚不具備大規模落地條件,關注上下游產業鏈和未來商業場景的落地。農業部信息中心康春鵬博士認為區塊鏈將會在農業多個領域運用,并推動產業發展。
康春鵬表示,首先是農業物聯網。目前制約農業物聯網大面積推廣的主要因素就是應用成本和維護成本高、性能差。而且物聯網是中心化管理,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暴增,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投入與維護成本難以估量。物聯網和區塊鏈的結合將使這些設備實現自我管理和維護,這就省去了以云端控制為中心的高昂的維護費用,降低互聯網設備的后期維護成本,有助于提升農業物聯網的智能化和規模化水平。其次是農業大數據。傳統數據庫的三大成就,關系模型、事務處理、查詢優化,數據庫技術在不停發展。未來隨著農業大數據采集體系的建立,如何以規模化的方式來解決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將是全社會面臨的難題。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對數據真實有效不可偽、無法篡改的這些要求,相對于現在的數據庫來講,是一個新的起點。
康春鵬認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方面,“區塊鏈”也可以發揮作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生產地和消費地距離遠,消費者對生產者使用的農藥、化肥以及運輸、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等信息根本無從了解,消費者對生產的信任度降低?;趨^塊鏈技術的農產品追溯系統,所有的數據一旦記錄到區塊鏈賬本上將不能被改動,依靠不對稱加密和數學算法的先進科技從根本上消除了人為因素,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還有專家認為,目前,農民貸款整體上比較難,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抵押物,歸根到底就是缺乏信用抵押機制。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屬性,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
除此之外,農業保險品種小、覆蓋范圍低,經常會出現騙保事件。將區塊鏈與農業保險結合之后,農業保險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農業產權交易方面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會極大的簡化農業保險流程。另外,因為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的一個重要概念,所以將智能合約概念用到農業保險領域,會讓農業保險賠付更加智能化。以前如果發生大的農業自然災害,相應的理賠周期會比較長。將智能合約用到區塊鏈之后,一旦檢測到農業災害,就會自動啟動賠付流程,這樣賠付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