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ura在本文中回顧了金融領域中區塊鏈開發‘相當顯著’的一年,并審視了2017年的挑戰。
我們回顧一下2016年,看一看區塊鏈是如何滲入金融行業,似乎可以公平地說這個過程舉世矚目。
區塊鏈對企業用戶意味著什么——尤其是對金融機構——更多地開始利用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來讓我們的記賬系統和交易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強且效率更高。
因此,幾乎每個銀行如今都已經聽說了該技術,而且大部分都會至少參與一個小的國際團體來研究區塊鏈技術。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幾年前這還幾乎是一件禁止討論的話題。
如果說2015年對于銀行來說是發現新事物的一年,那么2016年就是試驗新事物的一年,今年我們見證了各個行業眾多使用案例的概念證明——有支付、貿易金融或資本市場方面。這種廣泛的測試一般發生在小眾的銀行團體中,以雙邊或者多邊的形式跟一些行業協會合作。
同樣地,區塊鏈似乎也不再是一個尋找問題的技術,因為隨著試驗的進行,已經誕生了膽量可以真正產生影響的應用。
讓理想照進現實
順著這個邏輯走下去,2017年的挑戰就是讓理想照進現實。
這意味著什么呢?首先,區塊鏈技術已經穿越過概念驗證階段來到了試驗階段,下一步就是把有意義的資源投入生產。為了一舉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到并應對相應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于將區塊鏈平臺與現有銀行系統結合起來的需要,但是這些常常被忽略了,因為大家都被該技術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給帶跑偏了。
實質上,區塊鏈的關鍵應用、企業環境中(尤其是在銀行情景中)的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都是基于加密技術的理念(加密貨幣、智能合約上的借據和數據結構),區塊鏈本身并不是價值貯藏,而是代表托管在一個可信實體(如銀行)下的“真正”價值資產。
我意識到這可能不是終極場景,因為在某些程度上所有的價值資產本來就可以發布在分布式賬本上——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從某處漸進地發展,因為資金和財產可是非常嚴肅的事物,犯下錯誤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這種概念尤其引起了銀行的興趣,因為它有效地開放了一個創新范式。
打造聯系
確實,銀行業的核心銀行系統并沒有過多考慮創新。銀行業是監管最嚴格的領域,而且銀行一般都是中級的信任源(他們保護著我們的賬戶余額),這就迫使他們懷著嫉妒之心去保護自己的賬簿,因為折衷妥協就會變得特別困難。
人們要求繁瑣異常的操作程序做出改變,而賬本技術為了安全性和穩定性不惜犧牲開發的靈活性和創新型,結果就是銀行系統被埋葬在防火墻當中。
知道嗎,其實我看到這些在暗自竊喜,因為這是我們的錢!分布式賬本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有別于這些超級安全(昂貴)又繁瑣的核心銀行系統的安全交易方式,而且這不僅是因為運用到了加密技術,還因為他們的分布式特性。
只要我們能夠把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和銀行賬簿建立一種良好的聯系,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推進區塊鏈的創新工作,而不是頑固地試圖在現有的核心銀行系統的基礎上去進行創新。
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在加密技術的世界當中,我們可以更為靈活的方式進行創新,使用現代編程技術,并通過使用簡單的智能合約來安全地描述業務邏輯,一般只需幾百行代碼。
而且如果有各個行業的共同努力,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更加快速地進行開發,并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可接受。
資產代幣化
因此,我們認為資產的“代幣化”是極其重要的,這一過程就是封鎖在托管銀行系統之中的資產(如一些資金)逐漸在加密技術的世界中以每種方式代表,可能是通過一個加密代幣,或者是智能合約當中的數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