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迅速。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從上游的硬件制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的公司已經基本完備。
區塊鏈發揮作用的最核心的場景是什么?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認為,其核心在于解決協作信息化的問題。“用一個雙方共同認可的而且是雙方不可篡改的機制來解決協作和對賬的問題,解決一個在新型的環境下搞信息化的問題,這是一個最核心的場景,之后說的數據資源共享等都是在這個場景下衍生下來的。”于佳寧如是說。
于佳寧還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他認為,區塊鏈對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優化協同環境和引導資金脫虛入實幾個方面。
在一些垂直領域,區塊鏈有著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例如征信領域。中誠信征信副總裁兼CTO姚明表示:“區塊鏈看起來非常美好,因為它可以實現數據自治、隱私保護、評估透明、交易透明,還可以做資產溯源,資產數字化等等。”中誠信征信已經在整個區塊鏈應用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包括在黑名單共享、資產證券化和信用信息的管理上。姚明認為,要實現信任從量變到質變,還需要中介服務的透明化。區塊鏈的出現,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從整個技術的發展曲線當中,我認為區塊鏈現在處在一個新興的、蓬勃發展的,包括市場教育的階段。”京東Y事業部區塊鏈創新應用負責人張作義表示,未來它會逐漸地轉化到一個成熟的應用。張作義分享了區塊鏈技術在京東平臺上應用的多個具體案例,并表示隨著市場的教育,技術的完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消除了對區塊鏈的神秘感,這樣區塊鏈行業會呈現加速發展的狀態。
相對于“區塊鏈”,矩陣元創始人、CEO孫立林更傾向于采用“下一代計算架構”這一表述。在他看來,下一代計算技術的范圍更廣泛,包括共享計算平臺、分布式共享賬本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對于區塊鏈是否等于下一代的計算架構,孫立林的觀點是,狹義的區塊鏈說法包括了共識機制、隱私保護和基本的數據存儲結構三大部分,但是原生的區塊鏈是不支持隱私保護的。
小犀智能聯合創始人李冬妮探索了區塊鏈的創新應用。但是她表示,區塊鏈是有創新,但是它不是萬能的。“不能說區塊鏈一來就帶來了顛覆,以前的技術就會黯然失色。”李冬妮認為,“我們不認為區塊鏈帶來了大數據連接底層場景的創建,很多以前不存在的場景,因為區塊鏈的到來變成了存在。只是很多以前多中心導致的一些數據隔離被區塊鏈打通了,因此被一些應用的技術創造了實踐的條件。”
任何技術都需要通過業務的具體發展來檢驗,與會嘉賓對區塊鏈的應用前景均表示樂觀,并且,區塊鏈的應用絕不限于當前存在的場景中,未來仍有許多場景有待被開發出來。同時,嘉賓也都表示目前這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來自用戶的誤解,以及來自監管層面的問題等等。屬于區塊鏈的時代剛剛開始,在不斷發展進化過程中,這些問題有望一一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