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臺風紅色預警來了!臺風利奇馬在今天凌晨的最大風力已加強到17級以上,中央氣象臺在今天上午6點發布紅色預警:預計“利奇馬”將于10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蒼南一帶沿海登陸,是浙江近年來少見的超強臺風。
在古代,由于沒有科學的預測工具,人們常常將臺風當做“天的懲罰”,往往帶來重大的損失。
如今,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們可以利用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大氣環境,推算臺風的行走路徑以及登陸地點,預估降雨量,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在氣象預報中,“天氣模型”是影響其準確度的關鍵點,各個國家都會開發自己的系統。比如美國國家氣象局的GFS系統,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IFS系統等。中國氣象局也研發了 T639全球中期天氣數值預報系統,并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氣象預測中的應用,增強天氣預報以及災害天氣防治的水平。
根據中國氣象局出臺的氣象大數據行動計劃 (2017-2020年),至2020年將氣象大數據云平臺打造成為氣象部門最完備、最權威的在線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應用的云計算平臺,實現基于大數據的科學決策與服務,推動智能氣象網格預報的發展。
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氣象智腦”,將為智能網格預報的無縫隙時空協調、災害性天氣的智能識別、精準精細的預警預報,以及氣候預測與氣候變化等提供助力。
智能化氣象災害識別。基于計算機視覺、貝葉斯判別模型和深度學習等多維大數據挖掘技術,利用雷達三維數據、衛星監測、閃電定位、稠密自動站資料以及突發災害性天氣歷史數據集和平臺集成的氣象應用算法庫,構建對冰雹、大風和強降水等突發災害性天氣的自動識別模型,豐富和加強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能力。
智能化氣象預報預警。通過對多源氣象監測數據的實時流處理和高效分布式計算,實現對全國范圍的各類中小尺度天氣的滾動監測預警。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充分挖掘海量的集合數值預報、多模式產品信息,并關聯下墊面信息,研發分季節、分區域、分要素的高影響、災害性天氣定量預報模型,在實時預報中形成自適應修正能力。
智能化氣候監測預測。利用大數據、分布式計算,突破對長時間序列歷史資料、全球共享再分析資料以及海量數據衛星歷史資料的時空多維度大規模計算瓶頸,形成氣候資料深度應用基礎能力;深入開展大數據技術與方法在顯著氣候預測信號提取、氣候資料同化、超級集合預報等方面的應用研發,形成全球和區域范圍的氣候事件監測、氣候與氣候變化分析和預測,以及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的智能化新模型,拓展現代氣候監測預測與評估業務能力。
各大機構對臺風利奇馬的預測路徑
臺風利奇馬登陸在即,各大機構已經給出了預測路徑,為臺風的防治工作提供參考。未來,期待氣象預測在新一代技術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準確,為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帶來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