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重慶舉行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做上述表示的。該博覽會由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定位于“國際化品牌、國家級標準、專業性盛會”。
周濤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獲得的信息不管是淘寶搜索得到的結果,還是今日頭條推送的新聞,都是信息中介通過算法幫我們做出的選擇。我們像一個嬰兒,不知道這些東西里面有多少是營養成份,有多少可能有害。”他認為,我們從一個信息高度匱乏的時代,到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時代,僅短短幾十年,可能都沒有真正為這樣一個巨大的變化做好準備。
他認為,大數據可能從三方面帶來倫理挑戰:
第一是數據中立性問題。很多人直觀地覺得技術一定是中立的,數據是客觀的,可事實并非如此。他以網絡購物說明,如果一個消費者購買的單體都處于價格的中低端,或者對購物券很感興趣,那會被認為其對價格特別敏感,他和對價格不敏感的人搜索同樣一個關鍵詞,結果將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是數據時效性問題。計算機有幾乎無窮的記憶,只要有足夠的內存。“也許時間可以沖淡人對人的看法,但是時間無法沖淡計算機的記憶。”
第三是誰來制定道德和倫理準則。他舉例說,人類開車,突然5、6個人橫穿馬路,不管做什么選擇,都是對自身倫理道德的拷問,可能自私,也可能做出犧牲。但在無人駕駛時代,必須把這些寫成一行行冷冰冰的代碼,讓汽車做選擇。因此,當更多的無人駕駛進入實際應用的時候,或許它影響的不僅是道德和倫理的規則本身,而是必須要由它或者由某個委員會,來制定這樣的道德倫理標準,而不是由我們自己。“那時候,我們道德人格的修養還有什么意義?會不會受到挑戰?”
周濤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人可能會沒有工作,或者不需要工作。“不管未來會有哪些讓我們更幸??鞓返臇|西,又或者有挑戰我們人類底線的東西,一個以數據為原材料、人工智能為牽引的新的科技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我希望大家保持一種冷靜的興奮,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去擁抱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