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省委網信辦指導紅網利用《百姓呼聲》《問政湖南》欄目,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媒體聯系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推進“互聯網+群眾工作”,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全省深入踐行網絡群眾路線的路徑更清晰、效果更顯著。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重視和辦理網民留言蔚然成風,真正做到了不潛水、不失聲,辦了實事,暖了人心。
有人說,大數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在從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司企業的辦公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與互聯網發生著越來越緊密關系的當下,事實證明,這句話確實所言非虛。每個人工作生活的點滴,從公事到私事從吃穿到住行,都不可避免地要在互聯網上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個人未必有記錄,事后未必能夠想得起、記得清,但大數據卻可以事無巨細幫你“一網打盡”。
更重要的是,大數據的“神奇”之處不僅在于記錄,更在于分析——通過運用各種“算法”,通過一系列的運算,讓這些痕跡變得有“意義”——你所說的和你所做的,會在這里產生奇妙的對比;你所做的與別人所做的,比較之下會顯示出不一樣的結果;你做了的與你沒做的,在大數據面前也會變得同樣重要。
個人如此,政府如此,干部和群眾工作也是如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走進互聯網、擁抱大數據,不斷提高管網、治網、用網的能力和水平”。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省委副書記烏蘭,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利用網絡暢通服務群眾渠道,做好便民利民惠民工作的重要性。
在做好“互聯網+群眾工作”上,作為湖南省黨網的紅網,無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不僅《問政湖南》欄目榮獲我國新聞界最高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其工作更是獲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春蘭、省委書記杜家毫等中央及湖南省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
互聯網的出現,原本就是為了解決遠距離信息傳輸的問題,換言之,就是讓必須跑腿才能傳遞的信息,變成一根網線即可解決的問題。所以,“數據多跑路”對應的,必然是“群眾少跑腿”,而“群眾少跑腿”最直觀的反映,就是群眾通過網絡反映的信息有多少得到了及時的回應。
大數據記錄下了這些回應——每個市州辦理了多少網民留言,哪些領導認領過網民留言,回復或解決了多少問題,一串串數字清清楚楚,哪些領導指示或回應最多,哪些單位辦理網民留言更積極,哪些企業辦理網民留言更積極,這些都在分析匯總之后,以數據的形式,以圖表的形式,以對比的方式,呈現在了公眾面前,一目了然。
湖南各級領導干部把群眾的關切放在了心上,把領導們的指示落到了實處,在他們那里,網絡也不再是一個參考性的工具,而是一個主動聯系群眾的場地。所以,在全省14個市州中,長沙、懷化、婁底、永州等10余個市州已經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將辦理紅網的網民留言納入黨委政府的固定工作機制。這標志著網上群眾工作“湖南模式”日趨成熟,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辦理網民留言工作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網絡的特性使得現實生活中不愿或不擅于表達觀點和因為某種原因不方便表達訴求的人們,得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在觀點和訴求的表達上也更加的直接。表達更直接,意味著中間環節更少,信息傳遞效率更高。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回應得快,民眾對回應結果的反饋也快——辦得不好,立刻就會看到批評,辦得好了,立刻就會看到點贊。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有大量涉及到扶貧、環保、勞動保障、經濟環境、干部不作為等方面的問題得到重視或解決。廣大網民也迅速進行了反饋,這些,也都被大數據記錄了下來。
杜家毫書記強調要著力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互聯共享,不斷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目的就是要讓政府與人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互動與相處更加的順暢、有效和良性。是的,消除“信息孤島”,就是消除了可能讓群眾多跑腿的死角,實現互聯共享,也就是實現了群眾生活的便利,如此,湖南人民的生活才會越過越好,幸福湖南也才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