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道稱,某社交媒體通過監控分析640萬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青年發布的信息,判定其情緒和精神狀態后提供給廣告商,使后者向“情緒脆弱”的用戶精準推送廣告。盡管該社交媒體對此表示道歉,但依舊引發公眾的強烈反彈——“似乎接到了精神疾病強行診斷書”。
大數據時代,人們漸漸習慣了個人日常行為、選擇和喜好被精準捕捉,并因此得到私人訂制般的社會服務和便利的生活。出門上班,手機地圖已經選好暢通無阻的路線;午餐時間,美食手機應用根據口味偏好推薦餐廳;回到家中,智能電視已經打開喜歡的電視劇……然而,對普通用戶而言,在享受利好的同時,個人信息暴露造成隱私權被侵犯,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2013年,東日本鐵路公司向第三方出售乘客IC卡信息,引起輿論嘩然;2016年,雅虎公司稱發現一起大規模黑客攻擊事件,導致10億用戶賬號被盜,被盜信息包括姓名、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出生年月、散列密碼,甚至加密或未加密的安全問題及答案;不久前,美國一個名為“真人查詢”的網站被曝光可以精確搜索到眾多美國居民,甚至在美國生活過的人的私人信息……數據販賣、安全漏洞等導致個人數據在互聯網上“裸奔”的事實令人不寒而栗。
此類數據泄露尚可通過個人提高安全意識、互聯網公司加強安全平臺建設、相關機構加強監管和法律保障等方式逐漸改善,但是另一種更需要引起警覺的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結合,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令人們對隱私的讓渡變為對生活日益失去自主權。
正如英國《衛報》所指出,在大數據時代,人類本身就已經變成產品。大數據對人們的了解日益詳細,對每個人也產生了基本判斷,并對他們的喜好做出“精準”預測。人們喝著它推薦的飲料、穿著它選擇的衣服、過著它認為“適合”的生活。講述科技造成人性流失的英國電視劇《黑鏡》曾這樣演繹社交媒體:大數據評分成為判斷人們行為的標準,甚至決定人們是否有資格坐飛機、能租什么樣的房子,評分過低的人甚至可能會鋃鐺入獄。
顯然,大數據理當是能夠化為新動力的源泉,而不該是限制生活和思維拓展的禁錮環。在大數據無處不在的今天,人們如何擺脫“被大數據包裝”的命運,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倒成了一個新鮮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