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于2004年在全國高校中首創“隱性資助”,利用網絡對新生心理和家庭狀況進行詳細調查,綜合各院系平時掌握的學生生活情況,建立每學期更新的數據庫,同時監測每個學生每月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費情況,通過情況統計和大數據分析,對符合資助標準的學生發放一定的生活補助,讓真正的貧困生有尊嚴地接受資助。據了解,從2004年到現在,中科大已“隱性資助”貧困生4萬人次,累計資助金額達600萬元。(據7月12日新華社電)
中科大的“隱性資助”是大數據“暖心+智慧”的良好范例,擯棄讓貧困生當眾比窮、自揭“傷疤”的傳統評定模式,進而利用大數據做到精準識別,在保護貧困生隱私和尊嚴的同時解決了學子的經濟窘迫問題。分析大數據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民聲,推動決策精細化和服務人性化,讓公共服務始終有溫度。這些年來,政府管理部門在大數據運用上已有許多嘗試,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身份證異地受理、政務信息公開等,給群眾帶來了不少便利,大數據已經開始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仍有一些梗阻存在,一些痛點未被撫平。很多公共數據仍在政府大院里沉睡,部門之間數據壁壘森嚴,“公章四面圍城,審批長途旅行”仍未消除。廣泛采集數據、綜合處理數據,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已成為大數據時代的現實要求。
對大數據的分析運用,是一種公共服務調研方式,更是為自己贏得主動的思維方式,切實傾聽民聲訴求,精準對接百姓需求,多些百姓點菜,少些政府配餐,提前發現社會治理的堵點、痛點。對于治理者而言,與其等著群眾拿著“問題清單”找上門,不如帶著“解決方案”沉下去,給群眾真正帶來觸手可及的實惠與便利,通過大數據真正提升社會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