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助力扶貧攻堅,主責是辦案。2014年以來,福建省龍巖市檢察機關共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25件40人,涉案金額達800余萬元,防止300余萬元專項扶貧資金流失,讓扶貧資金真正惠及百姓。
那么,辦案的線索從哪里來,如何精準發力?龍巖市檢察機關摸索出了一套“大數據摸排+聯絡員監督+多部門合力”的辦案模式。
大數據摸排,為辦案指明方向
“善用大數據,不僅能為我們辦案明確查證方向,還可以通過分析、排查資金發放情況,為我們提供案件線索。”龍巖市檢察院反貪局政委賴奇宏點贊大數據發揮的作用。
賴奇宏說,辦案人員通過從財政、民政、農業等相關部門收集涉農資金數據,匯總成了數據庫。為確保扶貧專項資金的每一分錢都花在貧困群眾身上,保證扶貧資金“最后一公里”安全,他們著實花了不少工夫。
在永定區岐嶺鄉新村,有一棟新建的8層大樓,屬于新農村建設項目,經過審批后得到政府補助款。永定區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工作人員在查閱大數據資料后發現,這棟新樓建設有不少“五保戶”參與其中。“這些貧困戶連生計都成問題,哪來的錢蓋房子?”敏銳的職業嗅覺讓檢察官們覺得此事很不尋常。為此,辦案人員多次入村入戶調查取證、翻閱文件材料、核對賬目。
經查實,那些在補助款申請材料中出現的“五保戶”,至今仍居住在土木結構的舊房子里,生活貧困。他們并沒有參與蓋新樓,就連建房子有補助款的事情也不知情。
該院反貪部門立即著手對負責發放補助款的村委會主任廖某進行調查。調查后發現,新村籌建時,不少村民由于種種原因退出了該項目。由于資金周轉不過來,廖某便利用村民資料申報造福工程補助款,并將到賬的補助款悉數取走,中飽私囊。除了套取新農村建設拆舊建新補助款和危房改造補助款的50余萬元,廖某還涉及侵占套取村里財產用于個人開支,涉案金額共90余萬元。
數據庫的建立,不僅提高了辦案效率,也為“系統查、查系統”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
依靠村民聯絡員,拓展案件線索源
除了依靠大數據,龍巖市檢察機關在多年實踐中添了新招——發展村民聯絡員。賴奇宏說,檢察機關在基層沒有分支機構,在鄉村查辦案件,辦案人員也不明鄉情村情,“辦案同志成了‘近視眼’,增加了辦案難度”。
為克服這一難點,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注重走群眾路線,發展村民“聯絡員”,為自己拓寬“視線”。辦案人員深入到重點關注的幾個鄉、鎮、村中,通過多方了解,將熟悉村情、懂法律、有正義感的村民發展成聯絡員,從中發現、核實職務犯罪線索,掌握第一手的案件真實情況。
發展村民聯絡員使檢察機關從被動聽取投訴舉報,變成主動到村民中去獲取線索,擴展了案件線索源。同時,通過村民聯絡員,也增強了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增加了村民對檢察工作的信任度,減少了涉檢信訪。
在2016年查辦的永定區虎崗鎮漢洋村原支書鄭某等人涉嫌貪污一案中,辦案人員就是依靠村民聯絡員提供的線索。村民聯絡員走訪三名村“五保戶”時,詢問危房改造補助款發放事宜,發現村支書鄭某騙取三名“五保戶”資料,截留補助款4.5萬元。同時,根據該聯絡員提供的其他線索,立案查處了該村原支書沈某、村委會原主任吳某涉嫌貪污案。
“實踐證明,在農村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是辦案的一大‘法寶’。”賴奇宏說。
多部門合力,實現精準反腐
案件的查辦,不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戰斗。為了提升辦案效率,龍巖市檢察機關對內聯動偵監、公訴、預防、控申、反瀆等部門,形成“偵、捕、訴、防”協作辦案機制,有效整合檢察資源,形成打擊合力。
在查處岐嶺鄉新村村委會原主任廖某涉嫌貪污一案中,反貪部門發現岐嶺鄉村鎮規劃管理站工作人員及分管領導等多人未認真履行職責,導致該鄉新村28戶危房改造補助款共計39.2萬元被廖某虛報冒領,造成國家扶貧開發資金的重大流失。線索很快就被移送到了反瀆部門,經過摸排,檢察機關成功查辦了該起玩忽職守案件。
除了整合內部資源,該市檢察機關還注重保持與紀檢、審計等執紀執法機關,以及農業、環保等涉農惠民、扶貧專項資金管理部門的密切協作,在線索發現、移送,案件介入、查辦等方面,充分借助外力,實現反腐力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