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數據被納入國家重大戰略,到“十三五”階段《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正式發布,大數據邁過技術成熟度曲線的低谷,已經不再是理論界的談資,而正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產業。
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系統部署了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提出從政府大數據、新興產業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三個方面著手推進大數據領域十大工程建設。要全面推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通過建設數據強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此外,《綱要》還提出,要在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在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
《綱要》的發布意味著中國大數據發展迎來頂層設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此前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綱要》解釋了什么是大數據,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明確提出大數據產業發展目標。此次《綱要》發布,對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國家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從數據大國到數據強國
大數據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規模迅速增長。鄔賀銓認為,《綱要》的發布將進一步促進大數據應用,引發新一輪大數據熱。《綱要》提出,到2020 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數據處理、分析、可視化軟件和硬件支撐平臺等產品,培育10家國際領先的大數據核心龍頭企業,500家大數據應用、服務和產品制造企業。
《綱要》的發布意味著中國大數據的建設即將全面提速。據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將由2014年的767億元擴大至8228.81億元。
對于這一發展目標,易觀智庫分析師任偉巍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單憑政策支持不足以催生如此大量的優秀企業,只有市場競爭才能讓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利于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據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梓鈞介紹,2014年,中國大數據IT市場規模達93.1億元,增長率為37.3%。預計2015年至2017年,中國大數據IT市場年復合增長率能達到33.3%。
政府數據率先開放共享
目前,中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居全球第一,經過多年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數據大國。中國2016年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是168億元,預計到2020年還將增長30%以上,增速全球最快。
任偉巍將目前中國市場的大數據廠商分為兩大類:方案類大數據廠商和服務類大數據廠商。前者偏重于技術研發以及鉆研對數據本身的管理,后者則包括大數據營銷廠商以及滴滴打車、螞蜂窩等互聯網廠商。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銷售的是技術方案,而后者銷售的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帶來的精準、高效的服務。
除了市場上的大數據廠商外,政府大數據被認為是全面推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重中之重。
《綱要》中提出,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要在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在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產業發展。”鄔賀銓也認為,政府大數據的開放共享,也有利于國家反腐工作的開展,加強了民眾對政府的監督作用,使得政府的執法更加透明。
目前,中國數據價值鏈和產業鏈已初現端倪,但各政府部門、各行業仍各自為營,數據流動性開放共享仍需時日。雖然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等交易平臺紛紛成立,但是目前,大數據交易仍在探索過程中,中國從數據大國向數據強國轉變面臨很多制約,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亟須解決的問題
對于發展大數據產業,中國擁有政策優勢、人口大國優勢、互聯網大國優勢以及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鄔賀銓認為,《綱要》的發布正當時,近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行動戰略,助推經濟轉型發展,《綱要》的頂層設計對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然而,對于大數據開放共享,亟須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指導依據,明確哪些數據在開放共享范圍內,哪些數據應當給予保護。對于政府數據而言,不涉及公對公的數據交易問題;而對于企業而言,數據開放共享不能強求。“要求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開放共享大數據,目前來看并不現實,也不利于數據保護。”鄔賀銓建議,大數據市場交易屬于純粹的市場行為,是建立在企業雙方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的,數據價值如何衡量應由市場決定。對于全球大數據產業而言,衡量標準只能等待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
對于很多地方政府在積極投資大數據交易平臺,鄔賀銓認為,《綱要》釋放的信號顯示,并不提倡盲目建設,大數據的挖掘雖然是大方向,但是相關技術仍處于初期階段,大數據應用比較簡單,產業的發展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他認為,《綱要》發布后,政府財政會推動一批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