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方興未艾。
日前,省經信委正式印發《湖北省云計算大數據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云計算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積極建成國家級產業基地。
四年時間,我省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按照規劃,依托武漢、襄陽和宜昌等城市,我省將抓緊建設3到4個省級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示范園區,力爭在先進制造、商業金融、信息消費等領域催生一批新業態。
培育10家龍頭企業成為國家大數據服務樞紐
發展大數據,關鍵在共享。
《規劃》明確,未來四年,對接楚天云平臺,全省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大數據共建共享機制,實現政府數據、行業數據和科研數據的互通共享,完成省市縣三級全覆蓋。
“政府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是核心。”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行業應用為重點,我省將大力培育核心產業載體,加速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目前,我省產業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時期,迫切需要發揮云計算、大數據在促進傳統產業跨越發展、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增強民生服務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在硬件、軟件、整體方案、云服務和終端產品等產業鏈環節,我省已聚集烽火通信等一批領先企業。
按照規劃,到2020年,通過建設國家級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我省將集聚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成為我國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的重要樞紐。
《規劃》還提出,將深入推動大數據在政務、民生和產業等方面的應用,在先進制造、商業金融、信息消費等領域催生一批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新業態。
破除“信息孤島”4年完成六大重點任務
作為新生事物,我省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面臨的困難也不少。
“行業應用水平不高,重硬件設施、輕軟性投入的現象普遍存在。”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由于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尚未建立,我省的“信息煙囪”“信息孤島”等現象較為突出,缺乏龍頭骨干企業和核心競爭力。
如何破解現實難題?未來四年,《規劃》明確提出六大核心任務。
優化支撐平臺。三年內達到萬臺云服務器、千萬億次每秒運算能力、千PB存儲容量和萬兆交換吞吐量規模;建立數據倉庫,構建政府和社會互動的數據采集、共享和應用機制;構建交換樞紐,推動數據資源交易和跨區域、跨行業流通;推進行業應用,實施工業大數據、汽車智能制造大數據、現代農業大數據等應用示范重點工程;培育產業載體,推進資源要素集聚整合,建設武漢超級計算中心等一批行業應用基地;加強信息安全,建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開展安全評測、危機防范等業務。
“在項目核準、用地、電力和網絡建設等方面都有政策支持。”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利用省級股權投資基金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盡快研究出臺專項產業扶持政策。
《規劃》還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高端人才實行“一站式”服務,鼓勵企業對有突出貢獻的業務骨干人員進行激勵。建立引導鼓勵人才跨領域流動機制,減少人員跨行業、跨區域流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