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意味著有效。醫療和健康管理領域尤為如此。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現代醫療模式正在經歷一場創新性的革命——從治療走向預防。4P醫學正是這場變革的領航者。近日,該理念的發起者、美國著名科學家LeroyHood院士和他的博士后中國科學院教授胡志遠一起接受《生命時報》專訪,談一談4P這一前沿醫學的最新發展方向。
什么是4P醫學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表明,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總死亡率的比例高達82.5%。雖然科技不斷發展,新的藥物不斷產生,但許多慢性病很難被根治。在這些常見病面前,“治療醫學”顯得力不從心。要想從根本上消除和控制慢性病,醫學界必須向預防醫學的模式演進,這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4P醫學就是一種認識健康與疾病等醫學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理念。它的主要宗旨包括Predictive(預見性)、Preventive(預防性)、Personalized(個性化)和Participatory(參與性)。”胡志遠教授告訴記者,該理念由Hood院士和時任中國衛生部部長的陳竺院士共同提出,它更加強調人的主動性,倡導“預防重于治療”。Hood院士解釋說,傳統醫學是患者生病后由醫生來治病,但4P醫學強調醫生應該對“健康人”進行健康管理,把疾病治療的關口前移。
把大數據帶入醫療領域
“把大數據帶入醫療領域是4P醫學的核心。”Hood院士表示,4P醫學就是要讓病人得到個體化、動態的醫療服務。這來源于動態化的個人信息數據,它涵蓋很多方面,不只是過去的“醫療記錄”,而是個體化的動態健康管理數據云。
胡志遠介紹說,在具體操作手段上,4P醫學是通過對基因組、蛋白質組、血液指標、代謝物檢測等進行持續監測,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健康人群和潛在患者的各類遺傳、醫學、生活習慣等綜合數據,構成每一個個體的健康數據云,然后利用系統生物數據平臺將這些復雜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從而實現精準診斷和治療,同時有針對性地建議個人如何科學調整生活方式,如何配合運動、營養和藥物的早期干預,盡早把疾病擋在門外。
科學的健康管理將成為醫療領域新動能
Hood院士一直是4P醫學的踐行者。2010年,他創立了美國4P醫學研究院,致力于通過在美國踐行4P醫學理念來改善醫療保健水平、減少醫療支出、鼓勵醫療創新。Hood院士說,目前美國約98%的醫療資源用于疾病,極少用于科學的健康管理。“我認為在今后10到15年里,科學的健康管理會成為醫療領域的新動能。”
作為Hood院士的博士后,胡志遠教授回國后,在中科院和中國健康促進會的支持下,創立了中國北京4P健康研究院。他表示,中國自古就有充滿哲學智慧的“上醫治未病”健康理念。他希望,通過研究院推進更多世界級前沿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包括腫瘤預防、慢病管理等,助力中國健康產業轉型升級,讓國人早日享受4P醫學帶來的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