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約奧運會期間,中國女排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熱點,8月21日值得紀念,中國女排3:1力挫塞爾維亞隊,時隔12年再次獲得奧運會女排冠軍。就在人們歡呼雀躍的同時,坊間也爆出了一張女排“幕后團隊”的清單,除了教練、陪練、體能、康復等人員之外,“數據分析師”也在其中。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的體育事業正在不斷成熟,另一方面也更加說明,“大數據”經過了前幾年的概念推廣和市場培育,如今已經踏實落地,“低調”地服務于各行各業。
8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北京市大數據和云計算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這是繼去年國務院發布了一系列關于推廣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和技術攻關等文件精神之后,北京率先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了北京市對于大數據在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北京市將基本建成大數據和云計算創新發展體系,成為全國大數據和云計算創新中心、應用中心和產業高地,并力求在以下4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北京將成大數據產業高地
首先,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數據和云計算基礎設施,打造具有全國示范水平的基礎公共云平臺;其次,公共大數據融合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共數據開放單位超過90%,數據開放率超過60%;再次,打造10個以上大數據和云計算創新應用示范工程,提升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智能化水平;最后,培育20家以上面向全球的平臺型龍頭企業,大數據和云計算從業企業達到500家以上。
之所以對大數據和云計算如此大費周章,關鍵在于北京自身也處在轉型之中,不難看出,無論在交通、天氣以及人口控制等方面北京目前均呈現出了嚴重的“大城市病”,盡管這兩年北京市政府也不斷實施新政,但效果基本上屬于“治標不治本”,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產業轉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那么,如何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為疏解非首都功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治理“大城市病”,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城市,北京將視角之一落在了云計算和大數據。
6大方向夯實大數據基礎
不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并非空中樓閣,而是需要整個ICT基礎構建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產物,正如在實施云計算之前,首先需要構建完善的底層IT架構;而要實現數據分析能力,首先要想到數據從哪來、如何傳輸、存到哪里、如何分析才能幫助人們的判斷和決策。
對此,《行動計劃》在夯實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基礎方面,也進一步明確了6個方向。第一,建設高速寬帶網絡,加快建設“全光網示范城市”,實現4G網絡全覆蓋,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北京新機場、2022年冬奧會場館等率先開展5G網絡商用示范。
第二,建設城市物聯傳感“一張網”。加強對傳感器、攝像頭、電子標簽等物聯網感知設備的統籌布局和共建共享,對城市運行保障、生態資源環境等狀況實施全方位實時監測和感知。
第三,建設全市統一的基礎公共云平臺,推動市級各部門的應用系統逐步遷移到市級政務云,全面推進電子政務內網云建設,為電子政務內網應用提供基礎支撐服務。
第四,推動政、產、學、研、用聯動,支持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建設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組建大數據產業聯盟。
第五,建設大數據和云計算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重點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聚集區建設一批大數據和云計算創新/創業平臺,
第六,加快北京市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