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產業已成為新的技術制高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深刻改變著宏觀經濟環境,受到各國高度重視。日前在京舉行的“2016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我國大數據產業當前還面臨信息資源難共享、數據安全風險大、產業生態不健全等難題,需從優化產業政策入手,促其健康發展。
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北京大學教授楊學山認為,我國大數據產業雖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但在對大數據的社會認知、政策環境、市場規模、產業支撐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大數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首先,大數據產業發展政策日益完善。大數據產業是云計算技術、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廣泛普及的結果。鑒于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科研、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價值,中國各級政府紛紛制定相關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深入發展。
早在2011年,工信部發布的《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把云計算定位為構建國家級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融合創新的關鍵技術和重點發展方向,此規劃被視為較早推動大數據發展的政策。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全面闡述了我國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意義、目標、任務和政策,此綱要的出臺標志著大數據產業已被提升為國家戰略高度,逐漸完善的政策體系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其次,各地逐漸建立起了大數據產業發展平臺。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大數據產業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相關平臺也逐步建立。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已建成和在建的大數據產業園已達到100多個。為推動大數據研究,學術界成立了大數據專家委員會等機構,舉辦了大數據共享與開發、大數據技術創新、大數據運用、大數據產業發展等主題的學術研討會。
另外,大數據的市場空間廣闊且在持續擴大。大數據產業主要涉及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和運用等環節,其在金融、電子商務、醫療、農業、政務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雖然我國的大數據產業已彰顯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持續增長的態勢。例如,金融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處理業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審計風險;交通部門利用大數據檢測交通流量變化,優化了公共交通資源配置;制造業利用大數據優化生產流程。而隨著企業級用戶對大數據需求的持續增加,大數據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發展仍面臨三重困難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認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技術和信息依賴性,由于我國大數據產業起步滯后以及基礎條件不夠成熟,其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的困難也日漸顯現。
其中一大難題便是,信息壁壘降低了大數據產業資源配置效率。大數據產業發展必須實現數據信息的自由流動和共享,如果數據不開放、不共享,數據整合就不能實現,數據價值也會大大降低。
然而,這一問題并沒有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沒有形成與全局思維,仍認為自己的數據信息不可以開放共享,甚至將其視為搶占大數據產業發展先機的優勢條件。此外,政府部門是社會信息的主要控制者,其信息又分別被不同部門和區域控制,而不同部門和區域間的數據標準各異,信息資源也就難以實現共享。
另外,數據安全管理薄弱增加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風險。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數據的海量存儲增加了數據安防的難度,可能造成大量數據損壞或丟失,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其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多元性和復雜性要求人們形成更強的安全意識,但現實中不論企業還是個人的安全意識還沒有從傳統的非信息時代轉變過來,存在巨大潛在風險;其三,網絡攻擊帶來了數據安全風險,隨著大數據在政府、金融、公共事業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數據泄露帶來的損失遠遠超出行業范疇,而是全局性的國家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保護大數據安全的能力十分有限,加上大數據安全法律法規缺失、網絡信息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等問題,大大增加了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風險。
不僅如此,產業生態體系存在短板,阻礙了大數據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形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多層次的生態體系。我國大數據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體現為:各領域大數據企業分散現象普遍;產業發展、政策、平臺、創新、環境等不協調;大數據企業之間分工不明確、交流合作不足、協同力度不夠;大數據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發展滯后。
需從四方面優化產業政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表示,為克服困難,促進我國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相關的產業政策應從以下四方面優化:
第一,完善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實踐表明,新興產業如果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容易出現盲目發展、重復建設、同質競爭等問題。為此,我國應盡快優化對大數據產業的戰略規劃,明確方向和重點,制定長、中、短期發展目標,完善投融資、知識產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為大數據產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第二,依托大眾創新創業優化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大眾創新創業有利于增強創新驅動活力、拓寬創業渠道、優化創新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等,這無疑是解決大數據發展創新技術受限、企業競爭不充分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第三,加強大數據共享平臺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在數據共享方面,應盡快制定和出臺《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共享管理辦法》,以法律形式規定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的內容、程序、標準等,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公共信息資源共享網站,形成共享服務體系;在數據安全方面,應完善國家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同時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大數據安全應急機制,從而大幅度降低大數據風險。
第四,實施融合發展戰略,構建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這里的融合發展既包括大數據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又包括大數據企業與政府、社會組織的融合。
大數據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需要眾多產業的支撐。因此,構建大數據產業與其他產業發展的聯動機制,組建全國性、區域性的大數據產業聯盟,加強大數據產業鏈各個環節企業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大數據產業發展需要同時發揮好政府、企業、社會中介等多方面力量,聚集各方優勢。企業應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充當主體地位,政府應根據企業的需求,提供政策和服務。社會中介組織也不容忽視,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大數據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產業聯盟等組織的培育和扶持,充分發揮它們在理論研究、技術研發、社會調研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為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另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