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貴陽大數據博覽會召開前夕,就有消息在貴陽人的朋友圈里瘋傳:貴陽將成為全國第八“堵城”。果不其然,就在5月25-5月29日期間,各企業參展人員往返酒店叫的車費用翻番了3倍還一車難求!交通擁堵幾乎是每個城市的“痛”,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城市病”越來越明顯。
近二十年來北京人口不斷膨脹,給城市承載力帶了嚴峻挑戰,一系列“大城市病”,成為威脅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北京核心功能定位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以及科技創新中心,除此以外的功能都屬于非首都核心功能。2015年3月,北京兩會明確提出了“2020年北京人口不突破2300萬”的調控目標,要嚴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結合調控北京市人口規模,從根本上緩解北京的人口壓力。
那么如何給城市瘦身?能否將大數據打造成為疏解北京人口、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舒緩北京交通的“利器”?
大數據不僅僅是產業概念,其運用領域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方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大數據技術產品的研發和各行業信息化建設,在業界率先提出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三跨一體化”社會管理數據資源,通過全面刻畫和把握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支撐城市運行管理中各類問題的及時診斷分析、科學決策和有效落實。
同方智慧城市產業總工程師李小華在接受記者采訪中從城市信息化的角度,提出首都人口疏解思路,為北京市早日解決“大城市病”建言獻策。
1、立足北京市功能定位,以非首都功能疏解帶動人口疏解
北京之所以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尖銳,大城市病嚴重,源于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加強的公共資源和城市功能過于集中,所以疏解北京人口,要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刻領悟北京市情,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以產業疏解帶動人口疏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解決方案,但比較粗獷且不具備可操作性,只有對此進行細化和量化,才能做到可測算、可評估。這里的細化不是細化到具體的事件上,而是細化到具體的思路和可操作方法上,而量化則是將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指標和目標值上。
以北京城市功能劃分為依據,對北京市的產業和行業進行梳理和分類,我們就可以劃分出首都核心功能、次外圍功能以及無關功能所對應的產業和行業,然后根據產業和行業關聯到企業,由企業關聯到從業人員以及隨遷人員,這樣就建立起了城市功能、產業/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及隨遷人員的動態關聯關系,能夠從功能對應到產業/行業,由產業/行業對應到企業,由企業對應到人。
人口疏解就是從城市功能定位出發,重點發展首都核心功能對應的產業/行業;對非首都核心功能相關的產業和行業根據對核心功能相關產業影響、相關企業的生產效率、能源消耗等因素進行篩選,首先限制/疏解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生產效率低下的企業;根據疏解目標完成情況,將次外圍功能相關的產業和行業進行部分轉移或產業優化。人隨業走,功能疏解了,產業/行業出去了,企業搬走了,企業的從業人員及隨遷人員就疏解了,人口規模自然就控制住了。
整個疏解思路如下圖所示:
2、構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深度融合的社會管理數據資源,支撐首都人口疏解
上述首都人口疏解思路的落地和執行,需要以大數據理念強化各類行業數據、人口信息與社會公共資源的動態相關性,以柔性變換的方法創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融合的管理形態的社會管理數據資源,全方位整合、動態融合行業數據和人口數據,緊緊抓住數據與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并使這種數據的相關性始終處于一種就位的狀態,能夠順著數據相關性進行漫游,實現數據聯勤,如下圖所示:
首都人口疏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控制人口規模,不但要緊抓常住人口數量和增速,還需要綜合考慮與人口息息相關的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人口布局、創新發展、資源環境、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北京,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單一目標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多目標決策。
領導需要在多目標之間進行統籌兼顧和綜合平衡,從而做出科學決策。決策時要考慮多個目標之間的相關性,包括彼此支持與約束。這就要求支持決策的社會管理數據資源,真正跨部門融合各人口管控部門的人口信息、跨行業融合人口與產業/行業數據、跨領域融合統計、人口、交通、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數據資源,經過柔性變換從指標、時間、空間、口徑四個維度全面反映人口分布、產業運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整體情況,直接、間接地體現目標間的相關性,直觀、互動、系統的反映事務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提升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水平,如下圖所示:
3、在社會管理數據資源支撐下,首都人口疏解的多目標決策思路與過程
在社會管理數據資源支持下,首都人口疏解多目標決策,就是要考慮人口規模、地區經濟、公共服務、市內交通、生態環境等多目標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關系,將多目標作為一個整體,利用多個目標空間的量化指標數據,依據數據及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及各種約束關系,評估、測算目標和發展速度,探究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對這些方案進行評估遴選,確定最優化的解決方案,如下圖所示:
首先,在不增加任何人口及產業限制政策的前提下,測算按照產業當前發展規律以及產業之間的相互影響及作用,到2020年這組指標能發展到什么情況。
其次,依據上面提到的疏解思路,添加干預手段,移出根據產業關聯、生產效率、能源消耗等因素所篩選出的【限制/疏解】產業/行業,測算2020年這組指標的發展情況,并對由產業/行業移出引起的人口減少和經濟下降程度進行評估。如果人口規模依然超過“2300萬的人口天花板”,則再移出部分【優化/轉移】產業/行業,測算2020年這組指標的發展情況。不斷調整移出的產業/行業,直到滿足人口規模要求,獲取首都人口疏解多目標的一組目標。
然后,考慮到產業疏解會帶動從業人員的外遷,相對的也會對本地的經濟帶來一定影響。在人口規模達到目標后,需要進一步對其他經濟指標進行測算評估,判斷是否能正常支撐政府職能與公共服務的要求。如果控制人口規模和保障地區經濟之間的目標間產生了矛盾,可以嘗試通過深入優化北京市各產業的結構來解決,如下圖示意:
依據產業定位和市場需求,結合各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發展空間,模擬調整不同產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地對北京市人口規模和地區經濟進行測算和評估,尋找人口—經濟的最佳平衡點,最終獲得合理可行的目標、達到目標所需的發展速度以及對應的產業布局和規模。
在此基礎上,將目標按地區口徑細化分解,一方面作為下級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另一方面作為領導跟蹤下級地區工作落實情況基礎和依據。
以上是同方依托社會管理數據資源,從信息化的層面,解決城市管理者多目標決策的思路和過程。同時,同方獨立自主研發的智慧決策支持產品能夠全方位應對和支持以上決策過程,幫助領導應對和解決首都人口疏解等各類多目標決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