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數博會)在貴陽舉行。在本次大會上,來自互聯網行業的代表紛紛就大數據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分享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大數據產業的未來,探討如何深挖大數據“鉆石礦”。同時,在應用層面,隨著社會對大數據應用日漸重視,大數據也在大家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大數據帶來社會新景象
對于擁有大量數據的互聯網企業而言,大數據在未來能夠產生的價值無疑是他們最看重的,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將給整個社會帶來新的景象。
一份數據顯示,全球數據流量正呈現爆炸式增長,全球90%以上的數據是在過去兩年內產生。1992年,全球互聯網每天的數據流量僅為100 GB。2002年,這個流量所需時間只有1秒鐘。而從現在開始再過3年,到2019年,全球互聯網每秒鐘的數據流量,預計將超過51000 GB。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數據量將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
騰訊CEO馬化騰數博會開幕式上也發表名為《共建大數據生態》的演講。馬化騰強調,騰訊一直致力于大數據的探索和實踐,并積累了18年海量數據運營經驗。海量數據運營是騰訊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騰訊探索開放戰略的基礎。騰訊在海量數據運營的核心基礎上實施開放策略,將自身能力和資源開放給更多的合作伙伴,與其共建完整的大數據生態。他認為,在大數據生態中,騰訊的角色和定位是為合作伙伴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包括云、支付、LBS、安全等,并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云上大數據生態,助推產業升級。這既是經濟新動能的助燃劑,也是國家現代化治理的基礎設施。
領英中國總裁沈博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領英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更是一家大數據公司,通過其平臺對全球人才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可以幫助中國乃至世界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關鍵性問題,不斷優化人才儲備和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58集團CEO姚勁波在數博會也表示,隨著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社會各界已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58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生活服務平臺,在此背景下,利用自身強大的大數據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以58集團為代表的互聯網+生活服務業將成為下一個十年主流的商業模式。
大數據應用在交通、醫療等領域遍地開花
同樣,在日前舉行的海口交警與百度地圖戰略合作儀式上,百度地圖方面也表示,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未來將會協助政府的管理和決策。據介紹,借助于百度公司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利用百度地圖交通云平臺所融合的海口交警交通管理數據,雙方可以深度挖掘這部分數據的綜合使用價值,共同展開交通大數據分析建模、監測預警和規劃設計等工作,為海口交警的管理決策提供支持。比如道路擁堵分析、出行通勤分析、人群熱力分析、人口遷徙分析等內容。
與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應用相比,大數據在醫療方面能夠發揮的作用同樣巨大。作為醫療信息化領域的巨頭,東軟集團就在大數據的應用方面邁出一大步,推出面向大型三甲醫院的新一代醫院核心業務平臺RealOne Suite。據介紹,該平臺以電子醫囑為驅動,以電子病歷為核心,以集成平臺作為信息交換、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的橋梁,構建醫院核心信息資產“臨床數據中心CDR”,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操作界面,實現對200多個核心業務流程閉環式管控,全面實現互聯網環境下“多屏信息互動”。在系統運維方面,為適應醫院的不斷發展,東軟醫院核心業務平臺RealOne Suite提供豐富的、標準化的和開放式的系統組件,能夠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和二次開發的需求。據悉,東軟醫院核心業務平臺RealOne Suite已在澳門鏡湖醫院成功試運行。
相對于開始嘗試為城市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外,大數據在日常的互聯網商業應用上也已經日趨成熟,特別是在社交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和社交廣告的結合使得每個網民都成為了大數據應用之下的受益者。騰訊集團副總裁林璟驊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AD+時代下的騰訊社交廣告將致力于連接人與商業,通過大數據技術和廣告升級創新,提升營銷效率,為商業賦能,構建全新的營銷生態,并與合作伙伴共享社交連接和商業價值。”據騰訊方面介紹,如今廣告主可在騰訊平臺上基于騰訊大規模、多維度、跨終端、多元化的數據基礎,品牌不僅可以從人口屬性、地理位置、設備行為等基礎維度深入了解受眾,實現精準投放,更可以根據所處行業的廣告投放需求,了解用戶與垂直行業相關的特征和行為,實現對人群覆蓋和觸達頻次的有效控制。
隨著大數據開始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落地應用,大數據這個被譽為“鉆石礦”的資源將會進一步得到開發利用,產生更大的價值。
□聲音
高通總裁德里克·阿博利:
物聯網時代,數據中心呼喚定制化處理器
“數據流量的激增、基于云的內容和服務的發展,使得我們不得不在更廣泛的領域內思考,如何讓數據處理更有效率。”在5月25日開幕的2016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德里克·阿博利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德里克·阿博利認為,物聯網是驅動數據容量增長的重要因素,大量來自物聯網終端的數據將流入云和數據中心。聯網汽車、可穿戴設備、智能電視、無人機和其他類型的機器人、自動售貨機、白色家電、街頭的停車計費表以及其他眾多類似的設備和應用,都在驅動數據量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這些數據中的約三分之一將進入數據中心。
面對如此龐大的流量數據,傳統的解決方案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我們需要尋找到能夠讓數據中心更高效且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一方面要能夠讓服務器運行地更加‘冷靜’節能,另一方面又要能滿足云計算時代按需服務的要求,靈活應對峰值負荷。”德里克·阿博利表示。
在德里克·阿博利看來,數據中心里面和周邊的硬件、軟件和架構需要不斷演進,來應對數據浪潮以及數據到云端的處理。而為數據中心服務器定制的處理器架構,又需要具備性能強勁、靈活且高效的特點。
德里克·阿博利認為,下一代處理器就要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云負載,無論是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還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或者平臺即服務(PaaS)這樣的云服務。如何在性能、功耗和成本上,尋找到完美的均衡點,正是處理器研發者所熱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