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帶領人類步入大數據時代,隨之而來的信息安全、信息濫用問題日益嚴重,公民個人信息被不當使用或非法泄露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構成嚴重威脅,做好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迫在眉睫。”這是4月28日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學術報告會關注的焦點。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記者聽會的時候,一個騷擾電話不期而至:“姐,我是五洲商茂城的,想向你介紹一下我們這邊的門面房。”類似的電話,記者每天都會接到一兩個,廣告短信更是頻繁來擾,而工作郵箱幾乎被垃圾郵件占領。
記者的遭遇并非個別。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泄露幾乎成了常態(tài)。中國互聯網協會發(fā)布的《2015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近八成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逾六成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損失約805億元。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建議國家盡早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主要因為從姓名、地址到身份證信息,包括健康信息、醫(yī)療信息,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泄露。
通過特定算法,大數據技術能從既有信息中挖掘出新結論,不僅增加敏感信息暴露的風險,還可能用于影響個人權益的決策。“物聯網時代正在走來,它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同樣也隱藏著風險。”楊震認為,信息被泄露存在很大風險,隨著科技發(fā)展,風險會越來越大。“比如,你身上帶著一個健康檢測儀,監(jiān)測血壓、心跳、血糖這些個人信息,但它是聯網的。如果沒有很好的保護措施,別人也能知道你的這些隱私信息。”
個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介紹,去年,我省發(fā)生的針對黨政機關、重點行業(yè)、大型企業(yè)等重要信息系統的漏洞攻擊事件達1207起,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事件15億起,政府部門、醫(yī)院、企業(yè)等行業(yè)的多家單位發(fā)生百萬級以上的數據泄露事件。這些網絡安全事件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個人信息泄露。
而在消費者眼中,網站和個人終端APP泄露信息最多。據全國30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開展的《2015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狀況調查報告》,最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的是網站,包括電商平臺、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等,占14%;手機、PAD、智能手表、運動手環(huán)等個人信息終端上的APP,占13%;汽車4S店和電信服務商,均占12%;電子郵箱、微信、QQ之類通訊軟件和房地產行業(yè),占11%;快遞公司,占9%;銀行保險業(yè),占8%;醫(yī)療、教育、供電、供水、供氣等公共服務業(yè),約占5%。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與會專家感慨,這道考題要找到理想答案并不容易。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王春暉認為,應對個人信息進行劃分,區(qū)別對待,以便隱私信息真正得到保護。個人信息可分為兩類,一類與人格利益有直接關系的,像肖像、姓名、電子病歷,都屬于隱私信息,應加以保護;另一類是與人格利益沒關系的個人電子信息,可正常利用。收集與使用個人信息應透明公開,托管數據的載體主體應確保個人數據安全,嚴禁竊取和交易個人數據。
立法保護個人信息迫在眉睫。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車捷直言,與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和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相比,國內個人信息保護相對滯后。多個部門管理職能存在交叉,需加以厘清。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較少受到嚴懲,打擊和處罰力度需加大。傳統觀念更注重保護國家的信息和秘密,而不重視保護個人信息。這些狀況迫切需要改變。